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屯溪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黎阳镇傍霞村将抛荒地整治作为发展产业经济的切入点,通过“党支部+土地流转+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发展羊肚菌规模种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12月16日,走进位于傍霞村的徽菇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几十名村民正在加工制作羊肚菌“营养包”,基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屯溪区黎阳镇新江村村民黄燕好流转土地,收取流转费,还在基地务工挣工资,双重的收入,让她切实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家里两亩地租金1600元左右,空闲时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一年也有10000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满意。”黄燕好说。
傍霞村的徽菇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占地115亩,年产值达200万元。羊肚菌种植属于农法栽培方式,栽培环节较多,需要较多人工,尤其在地块整理、播种和采收期需要大量人工。“用工量最多的时候一天要50多位村民。没有他们,生产管理都不行,全年用工支出达16万元。”公司负责人王智清介绍。
与傍霞村羊肚菌产业同样红火的还有奕棋镇江村的粮油蔬菜种植产业。在丰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里,冬日暖阳下,村民在田地里采收高杆白,赚取务工费。为实现乡村产业发展,2023年,江村率先推进“小田变大田”政策,将村民近400亩撂荒和闲置土地化零为整,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粮油蔬菜种植,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流转土地后,我们田四季都不闲,水稻、玉米、高杆白菜、中药材,都要用工,一年大约要800到900个工。来我们这务工一天一百元,一年务工费支出8万元到9万元。”丰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松说道。
近年来,屯溪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推进特色种植养殖业,新改造提升蔬菜大棚700亩,新培育鳜鱼养殖、草莓栽培、设施蔬菜等现代设施农业3万多平方米,制定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每年整合资金200万元用于现代种养业的发展。屯溪区还加强链条衔接,推进融合发展,出台《屯溪区发展乡村民宿扶持办法(试行)》,从乡村民宿改扩建、财政支持等方面支持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运用科技、政策与体制手段将传统农业改造成观光、旅游、绿色、生态等特色农业。同时,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新业态、新场景,努力实现多类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屯溪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徐剑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