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市医保局“三项赋能”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市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推进中医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提升群众就医用药获得感。2024年全市医药机构销售中药饮片、颗粒剂、中成药总费用4.6亿元,医保报销3.5亿元。

价格管理赋能。搭建“四统一”平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模式,系统梳理医疗服务价格5007项,明确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等8大类198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现三级医疗机构价格标准统一。开通中医项目价格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即报即审”快速响应机制,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测算中医劳务价值,确保价格调整科学合理。2024年以来调整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24项,累计审批新增中医诊疗项目17项。

支付改革赋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付费改革,遴选15个门诊适宜技术病种、8个住院优势病种开展专项付费。针对中风病、肩周炎等7个中医适宜技术病种,实施“日间病床付费”。选定脑出血等5个中医优势康复项目,确定住院时段和每段定额,试行按床日付费,2024年1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共结算5250人次,医保报销4011.28万元,患者负担显著降低。启动DIP框架下中医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选择锁骨骨折等7个中医住院治疗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试点的17家医疗机构累计结算297人次、医疗费用71.2万元、医保支付56.8万元。

中药创新赋能。建立院内制剂动态准入机制,对全市生产院内制剂的医疗机构摸底统计、组织申报,在报补系统中及时更新维护药品目录。随着芪芍真武颗粒、鳖甲软肝颗粒、复方血府逐瘀颗粒等3个品种纳入我省医疗机构制剂第三批目录,目前全市已有29种院内制剂、1402种中成药、975种中药饮片、425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充分发挥政策协同效用,建立中药企业精准服务机制,协助指导本地中药企业参与国家中药饮片集采,成功中标山东省际联盟中药饮片集采,形成产业政策与医保支持良性互动格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