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要闻

宿迁市财政局多元协同支持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把村庄整治、环境提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锚定全域整治提升和常态长效治理工作定位,围绕生活环境优、田园生态美、村庄风貌新、公共配套强、乡村产业强齐发力,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整体提升。

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做好“加法”,围绕目标抓保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紧盯创成88个示范村的目标不松懈,确保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提升奖补资金不低于14亿元;积极争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依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思路,全面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市级预算资金、部门自有资金等各级各类支农资金,重点支持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加大专项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年度预算安排1亿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专项奖补资金和5000万元“三园”试点建设专项奖补资金,进一步激发县区建设的积极性;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2400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成果;安排市辖区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险资金1112.16万元,守牢返贫底线。

二是在支出管理上做好“减法”,履职尽责强监督。聚焦预算编制优化资金投入方向。抓住零基预算改革契机,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做到有保有压,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人居环境整治方向倾斜,扎实做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资金保障工作。聚焦项目建设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坚持系统性、区域性推进原则,配合主管部门靠前介入项目筛选,既要提升项目质量,又要避免重复建设。要求县区财政部门编制资金支出计划,以台账管理、定期督导等形式,确保支农资金按时拨付到位。聚焦财政监督提升资金使用质效。充分利用“预算一体化+财政监督”平台,加大和美乡村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推动资金规范使用。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财政涉农资金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在资金撬动上做好“乘法”,力争突破求创新。完善政策引导机制。2025年,市级财政安排现代农业引导资金3400万元,支持农业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种子创新体系建设、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农产品品牌培育等,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建设。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级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农业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等杠杆作用,力求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以点带面促进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质量建设。

四是在惠农便民上做好“除法”,优化服务提效能。用好惠企政策免申直享政策。为解决当前惠企政策多头管理、惠企资金兑付效益偏低等问题,我市立足实际,以服务企业、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为目标,出台《宿迁市财政惠企政策资金免申直达工作规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申报程序进一步简化、资金到位速度进一步提升。用好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平台。惠农补贴涉及项目多、人群多、资金多,为确保资金发放的规范、精准、及时,我们紧扣一个平台管发放、一份清单促监督、一张卡片通民心的工作目标,做好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和管理,持续打造暖心卡、便民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