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有‘窝’了,这下可算踏实了。”近来,南阳镇青馨园小区居委会副主任陆海蓉去居民楼时,脚步都轻松了不少。
青馨园是小高层居住小区,共有4栋136户,没有地下停车位,只有50多个地面车库。由于居民楼电梯里安装了阻车系统,部分居民为图方便,经常将电瓶车停放在走道、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有的甚至从楼上接一根长长的电源线给电瓶车充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仅去年半年,该小区有关“电瓶车飞线充电”的相关投诉达16件。有居民跑到居委会大倒苦水,也多次给陆海蓉发信息抱怨。“楼下住户嫌弃楼上拉线充电不安全,楼上住户也满腹委屈,电瓶车不充电难道当摆设?”陆海蓉苦笑道,“想到如‘定时炸弹’般的充电隐患,觉都睡不踏实。”
办法不是没想过。居委会联合小区物业开展敲门行动,告知居民安全事项;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单,提高居民安全用电意识;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在公共区域蹲守,发现居民拉线充电及时制止,并时不时把占道充电的电瓶车转移到室外空地。
问题没抓全也没抓到底。“直面矛盾不回避,解决问题不含糊,关心群众生活的小事是党委政府的大事。”今年初,南阳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拔钉除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副镇长朱金华先来到青馨园小区实地排摸情况。“给乱充电的电瓶车上锁就成。”“谁乱充电就让物业给谁家断电。”大家七嘴八舌出点子。“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不实际解决电瓶车充电问题,就永远无法消除隐患。”陆海蓉一针见血,“只有不到一半住户有车库,其他居民上哪充电,一刀切,只会激化矛盾。”
“建设充电棚,再加上之前的阻车系统,疏堵结合。”调研完,朱金华表态道。
三天后,施工队敲定,但陆海蓉还是发愁:“办事得花钱呀,现在各级财政都吃紧,咋办?”于是,镇党委会上集思广益:由镇上负责土地平整、硬化等工作,江苏电多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充电棚建设,社区配合日常管理维护,充电收益归企业所有。
资金有了,充电棚安装到哪里最好?作为城郊镇,南阳镇土地向来紧张,规划布局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工作水平。
“充电棚也不能安得太远,不然不方便。”南阳镇建设部门工作人员走遍小区,最后瞄准了紧靠小区西侧的两块绿化草地。陆海蓉到现场一看:“那里空间开阔,正好在居民楼中间。”
作为一件“新鲜事儿”,充电棚建设还面临用电审批等一系列问题。
“充电棚投运需要电力公司开户。”朱金华说,经过多方协调,最后镇政府出具场地证明,由江苏电多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开户头,充电棚使用单独电表计费,产生的电费挂在公司账户上。
今年8月份,青馨园小区2个充电棚完成建设,每个充电棚安装了20个充电口。“小区里终于有了充电棚。”“晚上下班回家,只要刷卡扫码,小电驴就能充电,太好了!”……小区微信群里,大家争相传递着好消息。自此,居委会再也没有接到相关投诉。
近期,又有群众反映:充电棚有了,能不能建几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很快就有了回应:青馨园小区隔壁的万阳苑建了4只汽车充电桩。
“我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将来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朱金华表示,镇上将持续关注充电棚使用情况,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条件允许时会再申请加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