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中国·合肥“绿色大圩”第二十二届葡萄文化旅游节开幕

摘新鲜葡萄、住圩美宿集、吃地道土菜、购农家特产、游生态景区、忆传统乡愁……8月3日晚,“葡香庐州 萄醉磨滩”中国·合肥“绿色大圩”第二十二届葡萄文化旅游节在包河区大圩镇开幕。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广大市民将在此感受“葡萄架下的乡村振兴”。

现场把最甜的葡萄送给“最美劳动者”

自2003年起,大圩“葡萄文化旅游节”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1届,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争相前来体验、采摘。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从8月3日至9月30日,本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期间将开展系列活动,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与磨滩旅游度假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一体化联动。

葡萄节开幕式现场。  

以葡萄为媒,联合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开设葡萄生态采摘旅游观光车,为游客带来夏日狂欢“萄”醉体验,陶醉夏夜音乐会、葡萄公仔大巡游、葡影仙踪水上舞、葡萄采摘乐、无人机送葡萄、葡萄森林小火车、夏日清凉派对、“吃”农家乐、“品”葡萄宴、“尝”磨滩大街小吃、高铁文创市集、葡萄美食市集、大圩农特产品展、云上市集、大圩葡萄文化展、圩美葡萄园评选,以及“圩美”采风大赛、创意短视频征集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挖掘大圩葡萄文化内涵,增强葡萄种植户对大圩葡萄品牌的认同感,放大“大圩葡萄”的文化影响力。

活动现场,在最甜的葡萄送给“最可爱的人”环节,包河好人孙士武、最美志愿者倪明章、最美保洁黄宗珍等八名劳动者也受邀上台,被赠予大圩最先上市的葡萄。

数字今年大圩葡萄产量约1.5万吨、产值达3亿

大圩葡萄拥有近40年的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葡萄创业第一人李勇种下葡萄藤,一颗巨峰葡萄随即开启了大圩葡萄产业发展的全新篇章。

从“露天”到“避雨”,大圩创新“深沟宽垄”的科学栽培方式,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等技术,实现了技术的革新。

从追求产量到提质控产,大圩又将葡萄亩产由6000斤降到3000斤,开创“一亩地六棵树,一棵树万元果”的精品种植实践。

“小葡萄”串起“大产业”,大圩葡萄先后斩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国家A级绿色农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全国优质鲜食葡萄金奖”等国字号荣誉。

葡萄节除了采摘葡萄,还有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  

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批准对“大圩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今,大圩葡萄的品牌“含金量”更高、群众“知名度”更广、市场“竞争力”更强,已经成为大圩农民的“致富果”、合肥市民的“开心果”。

目前,大圩葡萄品种已有20多个。今年的年产量约1.5万吨,年产值预计达3亿元。

科技无人机参与快递葡萄环节,市内最快2小时送达

活动当晚,一架满载着葡萄的无人机轰然升起,现场演示了将葡萄送至防汛一线的场景。

今年葡萄节开展开展低空经济无人机快递配送业务。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大圩葡萄节增设了无人机快速配送服务。”包河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包河区已向百大周谷堆、百大合家康、京东、顺丰、五星果品、海轩集团等单位授权品牌使用权。同时,还与顺丰、京东开展战略合作,将无人机快递配送与葡萄销售相结合,合作开展低空经济无人机快递配送业务,更好服务广大果农。

“为提升葡萄快件前端运输时效,我们今年开通了葡萄无人机运输航线,将新鲜葡萄从大圩游客接待中心广场设置的葡萄外卖投送点,运送至最近站点(南翔汽车城),再由快递转发各地。”安徽顺丰速运工作人员现场告诉记者,无人机参与前端配送,市内最快可实现2小时送达。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文 通讯员 叶玉庭/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