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我市发布十大专利转化典型案例

中国药科大学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出黄酮类活性化合物,获批4项专利,转让费用1亿元,用于开发抗肿瘤1类新药;东南大学以“现金+股权”模式助推专利高效转化,成功运作了一批千万级重大产学研合作案例……

4月22日,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市举办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南京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活动。会上,我市发布十大专利转化典型案例,各大高校、园区的专利成果从“书房”走向“厂房”,高校“学科优势图”加快融入我市“产业地图”,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中国药科大学李志裕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药物小分子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工作,特别在黄酮类天然产物全合成及结构改造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申请20多件专利,有几项创新药正在进入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代号为“CPU-216”的创新药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药科大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任孙立冰向记者介绍,“CPU-216”是李志裕教授团队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出的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围绕该创新药申请了4项专利。2022年,这4项专利以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南京芩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开发抗肿瘤1类新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等难治的肿瘤疾病,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进入审评阶段。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高校在前端进行科研创新,与企业后端的共同参与和推动是离不开的。”孙立冰介绍,生物医药领域存在研发创新市场引领不足、创新产品前端研发独立运行,而后端市场产业化应用困难,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新药品种尚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切实痛点。中国药科大学面向国家和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重大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动,将“创新源”与“市场源”紧密结合,构筑了一条生物医药领域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放大到产业化的完整技术转移链,建立了具有药大特色的专利成果运用转化管理体系。

据介绍,一般新药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审批至少需要3—4年时间,而CPU-216项目成果不到2年就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完成临床试验申请资料申报且获受理,大大提升了新药研发效率,也加快了专利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功运作了一批千万级的重大产学研合作案例,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王立辉也与记者分享了“新一代分布式光储逆变器技术”相关专利产业化案例。

“我们创新‘现金+股权’模式助推专利高效转化。”王立辉介绍,近两年东南大学专利转化数量与转化率都在逐年上升,在生物医药、电子芯片采集、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了多个千万级的专利成果转化,其中“新一代分布式光储逆变器技术”通过了7项专利,转化金额达3800万元。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会上,南京大学校企协同创新打出专利产业化“组合拳”;南京工业大学借助技术经理人搭建专利转化“高速通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锻造“创新链”、构建“转化链”、延伸“服务链”,推动“三链”融合促进专利产业化;南京邮电大学“专利转化电商模式”;江宁高新区“中心+实体+资本”服务模式助推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栖霞高新区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助推高校专利高效转化;南京大学规范背景知识产权使用,规避专利转化运用法律纠纷;徐庄高新区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新机制,打破专利许可谈判僵局;南京理工大学“三化三力”释放专利转化新动能等做法作为南京十大专利转化典型案例现场发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