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交个中国朋友 让友谊种子生根发芽 和中国同龄人在校园里交流 是美国青少年最兴奋最期待的内容

  记者 洪俊杰 林子璐 见习记者 师梦娇

  “你、最、喜、欢、上、的、课、是?”在宋庆龄学校,北奈尔斯高中女生安吉丽娜一字一顿地问着中国同学。原来,所有北奈尔斯高中同学来沪前都收到一份作业,要努力同中国同学讲中文。为此,安吉丽娜还特地做了一份小抄,“你zui xi huan上的ke是?”

  “在美国,离开课堂后练习中文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我要用好这次来中国的机会。”学校中文教师王立民告诉记者。她还鼓励所有的美国学生,“不仅要大声讲中文,更要交个中国朋友,留下联系方式。”

  “交朋友”是昨天美国青少年“青春同行”交流团在沪参访的关键词,他们分别前往宋庆龄学校、上外附中、复旦附中参访。“两国孩子交流后,一定会发现彼此共同点远多于不同点。”林肯中学音乐教师琳·艾森豪尔相信,当同学们回到美国后,印象最深的一定是与中国同龄人在一起。在此过程中,中美青少年间友谊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年轻人交朋友比想象中容易

  在宋庆龄学校民乐队演奏两国名曲《茉莉花》与《月亮河》后,宋校同学当起导游,带领美国同龄人开始校园漫步。

  “你看,我们竟然都戴着同样的耳环。”李若萌很快与美国女孩吉娜找到了共同话题,为什么都选择这一款式、第一次打耳洞要注意什么……两个人越说越兴奋,继而聊到了学业、兴趣与课余生活,“交朋友比想象中容易,我感觉大家都是E人(性格外向的人)”。

  教学楼、植物园、剧场……不一会儿,从未谋面的中美学生从最初的略有拘谨,到逐渐熟络,最后已有女孩手挽手走路。

  几乎就在同时,一场中美学生间的乒乓球赛正在上外附中进行。来自塔科马公立学校11年级的布拉迪·欧文,对阵上外附中初三学生徐家泽。金发小卷毛的欧文,聊天时会略带羞涩,但上场后气势就起来了。“我爸爸会打乒乓球,我也学过一点。”他很期待通过与中国同学切磋学到新的技巧,“你很难在美国找到这么棒的球桌。等我回去后,一定要和爸爸打上一场球。”

  手握旗杆用力一挥,旗面“噌”一声展开……在复旦附中武术教室里,几位美国中学生在中国学伴的带领下,有模有样学起了舞旗。虽然到了休息时间,但马斯卡廷中学学生伦敦·梅耶依然反复练习。“我并不是很擅长这项运动,但我觉得非常有趣。”她笑着说,这背后是丰富的中国文化。

  “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位华裔,她向我分享了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拜年、发红包。”北奈尔斯高中学生齐妮娅·玛丽告诉记者,上海是座多元化城市,这几天亲身感受到市民的善意,“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和你主动交流,但只要你向他们展开心扉,就一定会得到积极回应”。

  “校园交流环节,是我们孩子们最兴奋、最期待的内容。”在林肯中学副校长布朗女士看来,所有的年轻人都喜欢结交新的朋友,美国孩子也希望能和中国同龄人交流。

  希望在这片沃土上成长发展

  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是美国青少年了解上海的另一个课堂。

  在杨浦滨江的世界技能博物馆,北奈尔斯高中女孩凯瑞坐上复兴号列车模拟驾驶舱。在讲解员的帮助下,按下启动按钮、推杆,屏幕上是动车行驶的画面,“听说现实中的列车比这个更快?我真是迫不及待想去体验体验。”她嘱咐身边伙伴,要拍下她当驾驶员的照片,分享给在美国的家人们。

  戴着VR眼镜,在临港芯原微电子公司会议室内,美国中学生手舞足蹈地进行着一场投篮比赛。“我又得了一分!”斯特拉孔中学11年级学生凯莫瑞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战果”,“这个技术太酷了,我知道身在现实中,但我能看到眼前虚幻的篮筐。我得了15分。”她对VR技术充满好奇,并和中方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这几天的参访让我对在中国开展AI创业更加有信心,希望能在这片沃土上成长和发展。”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理事庄棨宁之前参加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他的愿望是,期待美中两国青年科技人员携手,推动更多AI技术在中国应用落地。

  虽然还有几天在上海的行程,但北奈尔斯高中社会学系主任普利亚·阿敏已经开始筹备回国后的计划了。她坦言,最重要的任务是,既然美国孩子在参访中已和上海建立了某种联系,那就要考虑如何用好这些“收藏”,和上海构建更深厚的友谊。此外,回到美国后,她还会挑选行程中的精彩回忆,与没有来中国的孩子们分享。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