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家就能尝到居家赚钱的滋味了!”家住文成县巨屿镇方前村的老人苏淑君说。12月19日上午,文成县富民共富工坊负责人夏明芽为59岁的“新”员工苏淑君送鞋料上门,并带走成品。
今年6月,巨屿镇共富综合体成立,由富民共富工坊、“屿”见共富市集、银发直播间、农创客直播间等组成。其中,富民共富工坊的就业人群从原先以留守妇女为主,发展到如今吸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100余名。“三分之一的工人可带材料回家,兼顾家庭与工作。我们也为附近的妇女、老人、残障人士送货上门、取回成品,增加村民就业。”夏明芽介绍,该共富工坊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
近年来,温州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人群等群体开展就业攻坚,打造来料加工式等6类共富工坊1500余家。在此基础上,全市因地制宜探索地域相邻、产业相关、资源互补、空间有余的共富发展新模式。
文成通过山区农创客、共富工坊、共富市集“三驾马车”构建“共富矩阵”。比如巨屿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通过乡镇协调、村企协同统筹推进村企结对共建项目,与义乌市等地签订合作协议,为工坊产品提供稳定订单,同时,实施“一根绳”共富项目,开设“银发直播间”,培训老人、妇女编织销售中国结、棉绳包等新来料加工产品。巨屿镇宣传委员王诗华介绍,“共富矩阵”重点吸纳6家企业入驻,解决移民群众、低收群体、留守妇女、残疾人、老人等就业600余人,人均年增收2.3万元。今年以来,文成全县通过推动辖区内125家共富工坊互通有无,实现乡镇、山边村全覆盖,人均月增收2321元。
洞头区东屏街道打造渔家厨娘共富工坊,构建厨娘上门代厨、团体代餐、小吃代做等链式业态,组建厨娘直播团队推送美食小吃、海岛民俗等内容,串联起海岛旅游吃住行,去年共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4.2万元。泰顺县山友订单农业共富工坊构建“龙头企业工坊+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农旅项目、物流产业园、三方线上营销,今年人均月增收3000元,获评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在温州各地特别是山区县,一个个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的“发展之坊、富民之坊、强基之坊、暖心之坊”,打开了共建共富的新路子。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全市共富工坊已吸纳5.4万人就业,人均月增收达2700元,实现山区县所有乡镇、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全覆盖,有力助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入选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12家、第二批省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10个。(记者 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