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高标准打造县域连续医疗服务模式

10月23日,全省连续医疗服务暨“两件实事”现场推进会在嘉善召开,会议聚焦连续医疗服务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慢病配药更省心“两件实事”,嘉善经验在会上作交流分享。

“嘉善门诊号源管理更加科学,基层慢病用药更有保障,多元陪护病房更有成效,显著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超过30%,遥遥领先各地。”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俞新乐点赞嘉善经验。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近年来,嘉善把卫生健康事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通过对患者从门诊、住院、会诊到出院、随访等全过程提供接续不断的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高标准打造了县域连续医疗服务的嘉善模式。

急救车里的“秘密”

打开分级诊疗格局

一辆救护车到达呼救者身边的反应时间,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早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

在嘉善,主城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6.56分钟,农村地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8.31分钟,远低于全国平均反应时长。

陶庄镇汾湖村急救哨点,是嘉善县第一家最小的急救单元。作为急救的“最初一公里”,哨点内的腹痛就诊患者被哨点医生识别为心梗可疑,医生紧急救治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嘉善县120调度指挥中心根据患者定位按区域下发需求,陶庄镇急救点120急救医生和2位救护员在收到警报后的2分钟内迅速出动,来到呼救的患者身边。

嘉善是全国率先打造县镇村一体化急救体系的县域,目前该县已创新构建起“五环急救链”,即急救哨点(村村救)、镇救治单元、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院内重症联合救治。像陶庄镇卫生院这样的救治单元,嘉善县内分布有9家,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急救服务体系。在基层急救最难打通的乡村,已培养225名基层急救人员参与村村救哨点建设。

实现急病有保障的同时,“大病不出县、小病在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已然在嘉善打开。

家住嘉善县罗星街道城南新村的糖尿病患者徐阿姨,之前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使用进口药物达格列净来降低血糖。然而,每次前往嘉善一院配药时,由于门诊病人众多,导致她不得不长时间排队挂号,就诊时间因此变得较为漫长。

最近,徐阿姨转诊至家门口的罗星街道钱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她惊喜地发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样可以配到达格列净等糖尿病药物。她表示“现在能够轻松地拿到药物,还享受到了慢病患者3个月长处方的便利,感到非常满意”。此外,徐阿姨还提到,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也能看上嘉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郑娟的专家号,这让她感到就诊非常便捷。

徐阿姨的获得感,得益于嘉善不断强化基层医疗能力的实践。近年来,全省规模领先的魏塘、罗星两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投用;基层通过应急采、云上采、外配采等方式,实现慢病用药“随点随到”,“两慢病”药品目录达292种;出台慢病长处方激励政策,今年初以来,慢病长处方开具率达到50%,慢病长处方开具率保持全省领先。

同时,嘉善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成果持续彰显。嘉善一院在浙北地区首家同时通过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国家认证,浙大二院嘉善分院等院区化合作模式落地,有力提升了县级医疗水平。

“一张床”里的资源共享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不久前,嘉善县干窑镇的老李家人,享受了一次“丝滑”的转院服务。

早先,老李因小脑出血住进嘉善一院。经过抢救和早期床边康复治疗,他的病情逐渐好转,但仍存在平衡和吞咽功能障碍,需要作进一步的康复训练。

经过嘉善一院神经外科和康复科专家的评估,老李符合下转条件。于是嘉善一院通过医共体下转平台,将老李转至干窑分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当天完成转院的所有手续,等我们到干窑分院时,病床都备好了,我们可以直接入院,安心又便捷!”老李的家人颇为感动。

“以前,不同医院的病人转院,需要重新挂号就诊,才能开住院单。现在,有了‘全县一张床’管理模式,通过双向转诊平台就可以直接将病人移交至医共体内的其他医院。”嘉善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县一张床’管理不仅将全县的床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调配,打开了绿色通道,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入院治疗,还促进了县域内医共体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近年来,嘉善持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与31家沪杭三甲医院落地合作,县内上转省级医院已累计超60例次,下转基层就诊人数同比增长72.66%。

医疗资源共享的红利正在更大范围释放。在嘉善看病,门诊挂号提前14天能预约,基层医疗机构提前20天能预约号源;在县级医院门诊,集半小时精准预约、电子医保码、刷脸付等智慧就诊模式于一体,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平均缩短到了5.4分钟。若是诊中碰到疑难杂症,也不用怕,嘉善开设有5大类MDT门诊,目前“一站式”MDT会诊已服务群众2231人。

近3年内,58名医共体专家下沉嘉善基层服务达1.35万天,基层人员省市进修60余人次;县域检验、心电等五大共享中心年均共享数据超10万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互认项目达239项,医共体无人机物流平台转运标本1927次。

96120热线背后的温度

升级诊后接续服务

碰到急救情况可以拨打120。非急救的出院,病人能否享受便捷的一键叫车、专业送达服务?

嘉善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去年12月,嘉善县率先在全省启用首个非急救转运综合服务平台——96120“善诚护送”,只要拨打96120热线就能预约嘉善县急救站专业优质的转运服务。

支先生今年曾成功预约一次“善诚护送”。他通过热线电话预约,填报相关出院信息。随后,身着“善诚护送”制服的专业转运员就按需按时赶到指定医院,帮助他把89岁的父亲从病床搬抬到专业救护车辆中,最后平稳送回了家。

支先生告诉记者,这次转运服务,不仅费用比动辄300元起步的私人转运服务便宜了近一半,而且更专业、更让人放心。

“96120‘善诚护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非急救转运服务,按照车辆成本、人员成本4:6制定收费标准,而且非急救转运费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嘉善县急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96120非急救专线和平台的工作人员均接受过专业培训,自去年12月启用以来,累计转运1331人次,60岁以上患者占79.01%,广受群众好评。

诊后医疗是连续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嘉善建立健全诊后接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为出院后需要继续居家康复和复诊的患者提供连续、安全、优质的延伸性医疗服务。

“来了,来了!”昨天,当看到一辆小型巡回医疗车停在家门口,嘉善县惠民街道大通村居民张玉英十分欣喜。

“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药要天天吃,现在天气冷了,要注意保暖啊。”惠民街道大通村中心卫生室的家庭医生何苗苗拿起医疗箱下车,为张玉英做日常健康监护检查,了解其日常用药情况,并给予指导。

今年87岁的张玉英行动不便,自从2019年签约家庭医生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就会定期上门提供服务。

近年来,嘉善对居家康复病人,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疾病管理团队,依托巡回医疗点、巡回医疗车等,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诊后服务,今年初以来已惠及2600余人。同时,嘉善积极打造基层医康养护一体化模式,总院医护专家以长期驻点、联合查房等方式,在基层创新医康养联合病区、安宁疗护病区等联动载体。今年,嘉善天凝卫生院联合病房出院人次同比上升105.40%,床位使用率同比提升27.67%;干窑卫生院医康养联合病区提供县级同质化照护服务,病区由上级下转病人占50%。

眼下,嘉善正稳步推进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浙大二院嘉兴医院建设,县第一人民医院、县妇保院分别成为浙大二院、上海复旦儿科医院分院,让群众享有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推动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奋力打造县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发展样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