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纬27°绿飘带上的瑞安市高楼镇,当地早茶不仅“坐”上无人机,还将漂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3月1日上午,瑞安高楼“春漫寨寮·茗香青空”早茶季活动上,随着主会场寨寮青空景区穹顶传来旋翼声,该镇洪地茶园清晨采摘的第一捧瑞安清明早茶青,穿越万亩生态茶园省级示范基地、一级水源地赵山渡水库等点位上空后,飞抵主会场,精准降落展台,引起现场惊叹。
今年,瑞安高楼的茶园首次使用智能无人机配送茶青,以科技助力春茶生产。“为了降本增效,今年我们采购了两台智能无人机,每台7万多元。”在寨寮青空景区沿步道排开的茶文化市集上,瑞安市营前云湖早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运钊在其摊位前告诉记者,合作社种有1700多亩茶叶,无人机除了用在早茶采摘时的运送,还将用于茶山施肥、除虫等环节,用毫米级遥感守护茶园生态。
瑞安市种茶历史悠久,“瑞安清明早”在明朝时期被诏为贡茶。2012年,“瑞安清明早”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列为浙南四大名茶之一。高楼镇是瑞安市早茶的主要产区,种植茶叶1.1万亩,占瑞安茶叶种植面积的73%。目前高楼拥有22家茶叶加工企业,可实现日产茶青4000余斤、茶干500余斤,是浙江南部最大的茶叶产区之一,去年产值达5000万元。
当天,瑞安市高楼茶业有限公司与青企协、侨商协会签署直供和出海意向合作签约。“我们通过此举,为高楼茶农找到新销路,迈出‘出海’第一步。”高楼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高楼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王力介绍,茶产业带动1800余名茶农增收致富。
据悉,高楼镇茶寮村万亩茶园观光月活动将持续至3月底。(记者 包蓉蓉 通讯员 贾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