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暖阳下,兴化市垛田街道张庄村的一方垛岸上,村民陆道华和妻子正在给芋头壅根。每壅动一下,一股泥渣味就弥漫开来。
捞泥渣壅根是垛田种芋头的传统方法。后来,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基本不用泥渣壅根了。这些年又取泥渣壅根,是因为该市建立了垛田龙香芋种植基地,实行绿色标准种植,当地芋头现在已经成了千垛旅游的特色产品,价格也涨了不少。
登上龙香芋产业园观景塔眺望,如网的水系,分割出一块块田地,它们大小不等,形同小岛,非常壮观。这就是兴化的“垛田”奇观。
春天,垛田上的油菜花盛开,景色旖旎。立夏后,油菜花谢去,绿油油的香葱和龙香芋又成为主角……
2014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十年间,兴化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接力续写垛田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十年,在发掘中保护
徐马荒湿地,一块垛田保护公示牌异常醒目。公示牌上,保护级别、保护范围、禁止行为等一一标明,垛田保护实现精细化管理。
千年前,为了抵御洪水,兴化先民们垒土成垛、垛上耕种。上世纪80年代,随着防洪设施不断完善,垛田传统防洪功能逐步弱化,当地推垛成田、放岸填沟、开沟挖塘等现象滋生。当传统农业系统与当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冲突,如何应对这一世界各处遗产地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在兴化垛田成功申遗这一年,《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出台。2021年3月1日,《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推动垛田永续利用。
垛田保护,首先精准划定“保护圈”。兴化市委托专业机构,对垛田保护区进行测绘,确定全市垛田保护区地块周长为88.2千米,总面积约21.62平方公里,包含垛田街道、千垛镇、沙沟镇和中堡镇等4个镇街,并沿保护区边界埋设界桩270根、竖立公示牌3个,确保垛田保护范围内执法监督有据可依。
垛田保护涉及的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兴化市强化农业农村、检察、公安、自规、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合作,针对垛田现状地貌保护、水环境治理等开展联合巡查。近三年来,当地完成5万多亩垛田综合治理。
十年来,兴化设立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保护基金,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疏浚垛田河沟,共投入资金超13亿元实施退圩还湖工程。
为在发掘中保护,兴化市还规划打造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1月,《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获批,2022年12月,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里下河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87.75%,成为我国淮河下游以沼泽湿地保护为特色的示范性国家湿地公园。2022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又成功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十年,在利用中绽放光彩
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一首《梦水乡》唱出了兴化美丽、风情,也诠释了兴化对垛田的利用。
千垛菜花景区,因“垛田”地形地貌,已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著名花海。自2009年起,兴化连续16年举办千垛菜花旅游活动,活动内容从赏花踏青、休闲观光,延伸到民俗展示、文化体验等领域,活动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菜来了,芋头烧肉!”今年千垛菜花旅游季期间,千垛镇东旺村进村大道两侧,一幢幢造型别致的农家乐敞开大门、热情迎客。国兰农家土菜馆业主蒋忠维端出一盘盘农家菜,客人大快朵颐。在一路之隔的千垛景区,油菜花绽放,游人如织。如今,东旺村内有约100家农家乐、40多家民宿,全村旅游年收入近2000万元。
深挖遗产资源,兴化探索“种风景、卖风景、富农民”,推进田园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千垛菜花旅游节从一个乡镇活动发展为地方文旅IP,千垛景区被列为全国
今年千垛菜花旅游季期间,千垛景区首次推出夜间实景演出《壹念·千垛》,融入兴化本土特色的茅山号子、会船表演、水上婚礼等民
俗表演和非遗展示,为游客打造文旅新体验。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兴化龙香芋的一张闪亮名片。”兴化市美华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美华说,他们不仅种植300多亩芋头,还与800余户农民建立订单合作,去年实现兴化龙香芋销售额近3000万元。
把遗产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兴化积极打造“千垛百味”区域公用品牌,兴化龙香芋、兴化香葱、兴化大闸蟹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兴化全年加工脱水蔬菜干制品15万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产成品集散地。
近几年,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每年带给兴化当地的旅游收入逾百亿元。兴化市负责人表示,兴化将充分挖掘遗产的生态、文化、品牌价值,传播千年农耕文明声音;建立湿地遗产联盟,打造科研基地、研学基地、科普基地;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培优做强农遗良品,提高耕种综合效益,保护共同农业遗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未来,让垛田更加闪耀
垛田,这个独特的地貌,乘着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舟,既收获了美景,又获得了经济效益。未来,该如何让这份“遗产”更加闪耀?
挖掘自身的优势,打造具有内涵的高端特色产品,走差异化道路。一方面把兴化垛田打造为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典范,另一方面对垛田的历史作更为扎实深入的研究,以研究成果作为兴化垛田文化内涵的根基,不断展示、扩大兴化垛田的文化影响力。今后的旅游发展,需要突破一季油菜花的瓶颈,坚持开发垛田更丰富的景观,把“垛”做好,让更多的人到兴化看垛,而不只是看花……
今年4月,在兴化举办的湿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兴化垛田和美乡村建设学术圆桌会上,来自政府、高校和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展开热烈讨论,为兴化垛田保护和发展工作建言献策。
“汇集专家学者智慧,兴化将拿出‘垛田方案’,在打造具有内涵的高端特色产品,挖掘传承发展垛田文化上不懈努力。”兴化市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兴化坚持在研究中挖掘利用独特的垛田文化,丰富了作为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凝聚出“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兴化精神风貌。2023年,兴化垛田研究会成立,创作长篇小说《垛上》、电影《垛上花》,并将垛田文化教育纳入地方小学课程,力争不断在研究中展现垛田的魅力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