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上,我市一连举办两场院士讲坛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博导戴民汉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合肥工业大学博导吴信东受邀分别围绕海洋产业和算力与通用人工智能产业为大家作专题辅导,剖析前沿发展趋势,为南通产业后续发展理清脉络和思路。
“海洋之于地球,就像水之于人类。”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戴民汉院士是我国著名海洋化学家,深耕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前沿领域,在国际海洋碳循环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此次院士讲坛,戴民汉以《科学至实、未来可期:漫谈海洋健康、海洋科技及海洋产业》为题开启他的主旨演讲。
戴民汉将海洋比作地球的“恒温器”。在生动剖析当前海洋健康所处的状态后,戴民汉说,不论是对一个城市还是区域,海洋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加快构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南通是江苏省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拥有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占全省1/4,海岸线276公里、占全省1/3,向海发展是南通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所在。戴民汉认为,要加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应用研究,稳步推进未来海洋、透明海洋、蓝色海洋、永续海洋四大方向的平台建设;要抢抓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风口期,坚持产业兴海、科技强海、开放活海,激发蓝色经济新动能,把沿海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加快赋能各行各业,激发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路径。当天的算力与通用人工智能院士讲坛上,吴信东院士聚焦科学计算的“四大范式”——数学模型、符号推理、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科学计算的内涵和应用,为我市未来发展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重要指引。
就南通而言,相关部门正深入研究,计划将通用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细分赛道之一。吴信东认为,下一步南通应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多模态中文数据集,参与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日报记者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