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越 周楠 唐烨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感慨:上海的社区已经“Next Level”了。家门口的公益阅读场所提供当季新书,居民有心仪的书目,还可以向工作人员“点单”,后者会将其优先列入采购清单;位于郊区的一些阅读空间,不仅24小时开放,还提供两三百册全英文绘本;在许多白领苦寻办公地附近的运动场地时,有的街道已经连续5年举办楼宇运动季,并在商场开辟公共社区健身空间……
这些贴心甚至“超前”之举,都是上海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所作出的探索。从市中心到郊区,一个个主题鲜明、形态各异的文体空间“生长”出来,带来实惠与便利的同时,为人们提供着精神滋养与交流展示的舞台。
遍地开花只是开始,文体空间的运行需要投入更多心力。怎样做精服务、做强品牌,怎样提升人气、赢得认同?
点位更多:利用一切可用之处
“80后”朱云是嘉定区菊园新区绿地·天呈小区居民,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和记者遇见时,她正在家门口的“我嘉书房”,边读烘焙类书籍边做笔记。“这本书讲得特别细,比网上的教程还要好。”朱云表达了对“我嘉书房”选书的认可。
阅读空间就在小区门口,朱云常去的两个运动空间——北水湾体育公园和菊园新区文体中心公共健身房,开车六七分钟也能到。她感慨,搬到小区3年多,一家人越来越少“进城”了。家住郊区,同样能接触到丰富的文体活动资源。
伴随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市民有了和朱云相同的感受——“城里”很精彩,郊区也不遑多让。
点位的增加与扩散,意味着更多文体资源被送往更广大市民所需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点位的形态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空间资源较为匮乏的中心城区,各区、各街镇都在挖空心思盘活、利用一切可用之处。
虹口区凉城复旦小区曾经并不起眼的门口,如今成了前卫的“门卫美术馆”。不远处,由小巷书屋升级而来的“小巷美术馆”,既保留了书屋功能,又增加了美术馆兼容空间,促成了居民喜闻乐见的“美术馆式的读书会”。
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原本屡遭居民投诉的垃圾回收站,由街道牵头,在区体育局、区财政局、区规资局、团区委等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摇身一变成了集装箱房形式的“青立方”市民健身中心。近2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有7片羽毛球场、2张乒乓球桌、1个飞镖馆、1个桌球房和1个体操房,以及市民体质检测站。
惠民,是这些文体空间共有的最显著标签。家住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的卢冲表示,村里市民健身驿站的设施种类不输给市区同类健身房,收费却是“白菜价”,每小时健身花费从1元到3元不等。
近期亮相的北外滩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尽管冠以“社区”之名,设置了公益开放时间段,但规模和设施走的是“国际化路线”。中心内超3000平方米的网球馆,配备了3片澳网级室内硬地球场和1片法网级室内红土球场,足以让网球爱好者“狂喜”。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周边高端商务楼多、白领多,我们的文体设施也要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
近年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火爆有目共睹,各区团区委为了更好地满足青年需求,也在办公楼宇、商圈开出一个个青年夜校。一个周五的晚上,浦东新区陆家嘴中心商场3楼,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内,一群白领正在埋头挥墨。记者一问才知道,他们在上“二十四节气中的水墨”国风绘画课。这个青年夜校点位的秋季菜单就格外丰富,有流行声乐体验、尤克里里双语教学、非遗首饰制作等。
力量更足:社区主体热情参与
眼下,越来越多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手持一本“护照”便可在家门口接触到世界一流的艺术人文教育资源。
今年,静安区联手上海苏富比空间、尤伦斯美术馆、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没顶画廊等艺术场馆,推出苏河湾区域“艺术观赏护照”,让周边的学生、居民和白领在艺术氛围“拉满”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与优质人文资源“亲密互动”。静安区北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天正介绍,最近,街道还与企业联动,定制了4500份微旅游地图免费发放给市民游客,让艺术美育惠及更多人群。
不在顶级资源集聚的“宇宙中心”怎么办?宝山区的做法是,打造“小而美”的文化空间与服务。去年年底,由宝山区文旅局牵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社区枢纽站、上海大学校友会等携手共创“宝山社区美术馆”品牌。今年3月,首发项目——位于大场镇祁连公园内的宝山社区美术馆·公园里正式启用,受到周边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目前每日参观人数近百人。
一个建筑面积只有200平方米、脱胎于公园废弃茶室的空间,缘何有着持续不断的吸引力?原因之一,在于内容供给。社区枢纽站创始人、策展人王南溟介绍,开放以来,宝山社区美术馆·公园里已先后推出三个专业展览,有学术专题展,有与周边社区、农村联手开展的“野趣生活”展览及活动,还有正在进行的、聚合了环上大区域青年艺术家力量的“艺术共建”展览。“这些展览体现了美术馆的专业水准,深化了社区美术馆为社区服务的实践方向。”
还有一种原因不可被忽视,那便是社区主体的参与热情。有人说,这种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其建设性力量会令所有人受益。
对此,凉三居民区的社区干部有着共同的体会,“门卫美术馆”“小巷美术馆”开放后,社区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家门口的美术馆见证了很多温馨感人的瞬间:孩子们在画布上挥洒创意,老人们在画作前驻足沉思,年轻人在艺术讲座中汲取灵感……艺术仿佛一把金钥匙,打开人的心门。今年国庆节前夕,上海财经大学学生来到社区看望独居老人。通过一同参观“小巷美术馆”展示的凉城老照片,看望老人这件事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干聊”,以老照片为媒,两代人产生了心与心的碰撞。王南溟的体会是:“艺术社区不只意味着需要有固定的空间,还需要有大于空间的情感交流的过程。”
韧性更强:运营能力面临考验
放眼上海,各级政府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过程中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各类文体空间全面开花,各类文体资源下沉、覆盖。但比起“一时热闹”,这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为此,各方必须考虑如何锻造空间“韧性”,如何提升运营管理服务的精细化程度。
作为全市知名的公共文化品牌,“我嘉书房”已经稳定运行多年,每逢周末、节假日,各个点位都是一座难求。在嘉定区文旅局副局长朱旭看来,品牌长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址有效填补过往服务空白,且能实现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
通借通还的前提,是“我嘉书房”全部纳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系统,对空间本身的硬件设备、网络要求较高。有了这条“高速公路”,地处郊区的读者想阅读任一市级、区级图书馆的某本藏书,几天内就能如愿,读完可在最近的“我嘉书房”24小时还书。如今,全市各地大大小小的阅读空间层出不穷,有的已经开到村居内,但它们普遍面临挑战:馆藏资源有限,更新频率不一,通借通还“路网”未能打通。时间久了,能否满足读者需求?不能的话,如何持续吸引人来?
有业内人士提出,点亮深夜的阅读之光固然是好事,但也应该考虑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满足主要需求。朱旭表示,目前24小时开放的“我嘉书房”有13家,嘉定区正探索将“我嘉书房”安防工作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并同步指导各街镇结合实际工作进展,按需动态调整书房全时段开放的服务范围。
青年夜校、社区健身房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收费,相当于与市场化机构同台竞争,价格便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位在中心城区某商圈工作的白领告诉记者:“最近办公楼内的青年夜校点位开出绘画课,课时费70元,一次性材料费90元,我和同事觉得还是有点贵。”
公益课程如何收费目前并没有标准可依,不同课程对师资力量、场地设备的要求也不同。但可以明确的是,定价高了还是正好,大家会“用脚投票”。有些小班课程迟迟开不出来,或许就是一种提醒,课程内容、项目收费、授课时间是否应该更加合理、合乎目标人群需求?
不管是以文化艺术还是体育为特色,社区生活圈内的文体空间要想树立品牌、打响品牌,都离不开自身运营能力建设,而这恰恰考验着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与整合能力。没有哪个部门是“万事通”,找到高校、社会组织、市场化机构等专业力量合作,鼓励、发动更多社区能人达人和白领青年贡献多元智慧,或许才是长久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