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阴璜土镇铜器制作技艺入选市非遗

  近日,无锡市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新增87个市级非遗项目。其中来自江阴璜土镇乾明铜器社的铜器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青铜器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冶金、文字、图案、造型、美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铜镜,古称为“鉴”,就是普遍由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西汉时期,发展出堪称“黑科技”的透光镜,其镜面不仅可以映衬出人的模样,当阳光照射镜面时,还可以将镜子背面的文字和纹饰也可投影出来。可惜的是,透光镜的制作工艺此前早已失传。

  1977年,江阴乾明铜器创始人顾健民受上海博物馆邀请委托为其复制西汉透光镜,用时半年反复试验制作,终于攻克这门失传的西汉技艺。后来,其儿子顾振信也跟随父亲传承这门技艺,为各大博物馆复制铜器,为科技馆、科普展厅设计制作透光镜等,成长为铜器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人之一。

  透光镜的冶炼、铸造与制作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整个过程有十几道工序。乾明铜器社将这门技艺传承发扬,透光镜广受国内外客户欢迎,已成铜器社“拳头产品”。“制作仿古青铜器,实际上就是要学会与古人对话,善于揣摩古人的心思,这样制作出来的青铜器才会有生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水平,顾振信刻苦钻研制作技巧,向父辈学习的同时,跟随雕刻大师陈大成学习雕塑,开模技艺日臻成熟,成为仿古铜行业的佼佼者。

  如今,乾明铜器社被授予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作品“百年和合”铜雕入展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传承人顾振信获得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无锡市乡土人才、江阴工匠、暨阳英才等荣誉。在传承的道路上,顾振信持续秉持匠心精神,让铜器制作这一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生机。

  (徐 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