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成 通讯员 柳攀 王静 高翔)近年来,我市金融监管部门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小微企业和涉外经济等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塑造新平台、新体系、新服务、新场景,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
截至2023年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81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全年新增各项贷款793亿元,同比多增224.3亿元,增量位居全省第二位。
科创企业融资存在周期长、担保难、风险大等难点,为此,我市专门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建立银企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推广科创特色产品。人行芜湖市中心支行还联合市总工会、市金融局,组织多轮次政银企座谈,突破银企信息不对称等传统授信难题,推动银企签约增量扩面。至2023年末,已促成738户科创企业完成签约,授信总额度235.2亿元,实现贷款发放94.5亿元,均居全省前列。截至去年底,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460.8亿元,同比增长16.9%。
在支持科创融资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结合我市产业特点,金融部门围绕绿色经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生产管理等四大方面设置14项量化指标,促进绿色信贷主体评估更加精细精准。同时,全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绿色金融板块改造升级,实现了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绿色金融产品线上申报认定,绿色信贷投放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3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36.6亿元,同比增长53.4%,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9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1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一方面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去年全年累计办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141.7亿元,同比增长96%;提供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6113.5万元,同比增长20%。另一方面,出台系列普惠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政策性担保等方式,带动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敢贷愿贷。截至202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2.2亿元,较年初增长29.7%,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同时,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为了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我市加快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信用好、笔数多”的企业,去年全年办理优质企业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倍,并成功落地全省首笔“银企外汇交易平台”交易。2023年,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750亿元,不仅同比增长82.2%,而且所占全省份额突破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