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骄阳似火,板材名镇桑墟更是热火朝天:运输货车来往穿梭,板材企业机器轰鸣,操作工人忙碌不停……62岁的宏新木业制品厂老板张岭西已连续数日蹲点车间,与技术人员一道观察新上马的数控生产线。“去年底镇里要求转型升级‘补短板’,我们投资2000万元上了这套全自动生产设备,企业一下子提档升级,产品更是从低端阻燃板跃升到中高端生态板,市场供不应求,现在我是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产。”张岭西说。
长期以来,板材加工系沭阳县桑墟镇的传统产业,散布各处的加工厂解决了当地不少就业问题。但产业起点低、环保安全隐患如影随形,始于去年底的转型升级“补短板”,不仅保住了数万人的就业问题,还“补”出了一条绿色产业链。据了解,转型升级后的桑墟镇一季度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23.7%;规上工业产值39.6亿元,同比增长15.4%,而且近一半收入,都是在产业链上完成的。
转型升级
稳就业,带领百姓致富一方
开料、封边、打孔、包装……一整套生产流程全部由机器完成,在宏新木业制品厂偌大的车间里,笔者只见到5名生产工人,57岁的张雷雨是其中一员,他告诉笔者,他们是三班制,懂技术的,留在自动化车间,其他人去后勤或者别的车间,现在人闲机忙已成常态,智能化是趋势,既提高了产能,又让产品提档升级,市场前景特别好。“去年此时,我们只能生产低端阻燃板,大家担心饭碗不保,现在我们生产的全是中高端生态板,日产量高达6000张,产品更环保、更绿色。瞧!我们环保等级已是最高级别的ENF,订单排到年底了,现在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跟着老板全力打造绿色工厂。”张雷雨说。
宏新木业的董事长张岭西介绍,企业补短板缺少资金,政府主动联系银行;企业技术薄弱,政府找来专家……真的是贴心服务专人专班,他打心眼里感谢政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因为转型,他的企业涅槃重生。“现在发展形势一片大好,200多名工人的饭碗保住了,他们都是养家糊口的桑墟镇村民呀。”张岭西感慨道。
据悉,去年至今,桑墟镇像宏新木业这样转型升级的企业共有65家,这些企业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将传统板材加工业转型成中高端产业领跑者,有的甚至脱胎换骨成为行业的“翘楚”,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稳住了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
除了“稳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外,转型后的企业,还主动联系镇里农户,带领他们共同致富。今年上半年,宏新木业共联络上100多家农户,给他们发派订单,让农户农闲时在家加工板坯,即将树干锯成规定厚度的木板。福庆紫竹新材料有限公司也联络了100多家农户,而且提供原材料。桑墟镇党委书记项阳说,全镇有近千户农民家庭从事转型企业的木板加工,仅这项收入,远远高于企业上班的双职工家庭,农户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了。
稳定就业、致富一方,环保绿色、创新高效……这是笔者对桑墟镇转型企业的印象;唯有转型、才能远行,一路向新、行稳致远……这是桑墟镇众多企业的共识。
强链补链
上下游,链式经济同频共振
传统不等于低端。桑墟镇的板材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他们通过转型升级补短板,强链补链搞创新,植入绿色、智慧元素,换来“生态、发展”名片,不仅“补”出了一条绿色产业链,还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叉车穿梭……走进福庆紫竹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片忙碌。1995年出生的总经理刘宵侃侃而谈:何以转型升级?实为强链补链,革故鼎新,补出一条绿色产业链。据刘宵介绍,今年初,福庆紫竹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上沭阳县首条12层12.5米长自动液压机流水线,成为桑墟镇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手笔。
新上的生产线主要生产工程梁、LVL顺向板等产品,销往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
“之前我们主要生产建筑模板,产品单一,销路不是太好。新产品在规格、强度、环保、绿色等方面优势突出,应用更加广泛,新上的生产线每月可生产LVL板材2500立方米左右,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相比之前也提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新产品属于绿色环保产品,与其配套的上游供货商桑墟锦润木业制品厂也必须强链补链,上马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设备,我们同频共振、串点成线,串起了一条绿色产业链。”刘宵说。
绿色产业链已经成为桑墟“板材经济”一路向新的“硬支撑”与“助推器”,链上企业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让传统产业板材加工老树发新芽。
“链主”福庆紫竹与锦润木业系镇域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有的上下游产业链,出现在桑墟同一产业园内,可谓“隔墙供应”。不少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至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比如江苏仁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600万元新上的3条全自动生产线,可年产配套1万套住宅的定制家具。此外,该公司“团团圆圆”品牌在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开设线下门店400余家。下一步,他们打算将门店开到大洋彼岸。
仁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展示墙上贴满了校企合作的专利证书,仅去年一年就获得4项专利,其中一项“抗菌防霉环保型生态板”,涉及生态板领域重要技术,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
绿岛效应
疏堵点,板材产业整体向新
守常是将来的失望,求变是现在的希望。板材之乡桑墟最大的痛点就是环保问题,环保之痛的堵点就是中小微企业使用的胶水是否达标,“绿岛”项目疏通了这个堵点。走进沭阳县连盛木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生产着,现场没有任何刺鼻气味,该公司安装的环保设备也在有序运转。“过去,别说是生产车间,就连公司附近气味都很大,胶水中的甲醛严重超标,刺鼻气味甚至让人感到有点窒息。现在安装了环保设备,最关键的是,相关部门引导我们去‘绿岛’企业购买胶水,甲醛几乎为零,而且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变好了!”现场,一位工人说出了感受。
何为“绿岛”?就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由政府引导商会、企业多元投资,配套建有可供多个经营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降低中小微经营主体治污成本。
与其被动淘汰,不如主动求变。一位小微企业主称,政府倡导的转型升级补短板,动能与热能设施完全达标,但 “绿岛”企业的胶水价格相对偏高,仅运费一项,已压得像他这样的小微企业喘不过气来,他渴望桑墟有自己的“绿岛”,唯有“绿岛”才能打通堵点。
桑墟镇有180多家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后,绝大部分企业使用外购胶水,仅运费一项,增加成本超亿元,而且运输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桑墟镇建设自己的“绿岛”项目,已刻不容缓。项阳称,“绿岛”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治污,政府部门的监管对象变管“多个”为管“一个”,监管力量更加集中,效果更加显著。对此,他们已经申请建设脲醛树脂胶水“绿岛”项目,同时附带集中供热、供电、供水、供能等综合功能,疏通堵点,彻底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环保之痛,让桑墟的板材产业整体向新。
“我们通过转型升级补短板,引导企业在‘绿’上谋转型,‘链’上谋发展,‘富’上谋共享,降‘碳’增‘绿’,疏通中小企业污染治理‘最难点’,兼顾各方利益‘最优点’,促进整个产业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一路向新,以新致远。从而实现‘板材之乡’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项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