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
常盐工业园区
蜂巢动力电池项目
天合4GW210组件项目
浦江两岸春意盎然,黄海之滨绿能澎湃。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以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特别是正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的长三角龙头上海,在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方实践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盐城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湿地城市,拥有沪苏首个省级合作共建园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等平台载体,是承接长三角产业溢出、科创溢出和人才溢出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跻身万亿工业之城的盐城,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聚焦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瞄准新质生产力项目开展招商,培育新优势,澎湃新动能,努力在参与一体化中担当重大使命、在融入一体化中拓展发展空间、在推动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机遇叠加拓宽空间“聚势赋能”
拥有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备的综合物流优势、“风光火气氢”一体发展的综合能源优势、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等非常“6+1”比较优势的盐城,高起点规划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和黄海新区两大战略空间,在长三角一体化重要一翼、前沿阵地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
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是盐城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主阵地,规划面积596平方公里,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的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空间。
总投资100亿元的蜂巢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是首个落户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的重大项目。盐城是蜂巢能源首个率先导入飞叠技术的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包含9条飞叠电芯产线、9条相应的模组PACK产线,均已投产,主要生产62Ah、90Ah、142Ah等短刀电池产品,为吉利、长城等客户大量供货。
作为沪苏两地首个省级合作共建园区和上海市唯一市级层面与外地合作共建开发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落户正泰新能源光伏、泓顺硅基半导体材料等一批重点企业,签订上海集韧新材料、上海碳复合材料、航空产业园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智能“机器人”赋能,正泰新能盐城基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双跃升。“2023年,盐城基地完成开票销售101.9亿元,是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首个迈上百亿销售台阶的企业。”盐城基地总经理薛峰坦言,“技术迭代加速,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赋能助力。”
黄海新区规划陆域面积6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8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92公里,拥有滨海港、响水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聚焦不锈钢全产业链、再生纸及纤维素纤维、综合能源及其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中海油、国家电投集团、大唐新能源、华电集团、江苏德龙、印尼金光集团、上海电气等先后进驻。
位于黄海新区的中海油盐城“绿能港”,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一年处理的液化天然气可供江苏全省居民用气28个月,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长三角区域内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攀高向新”
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2”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动力及储能电池、晶硅光伏等23条重点产业链,盐城加密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动、产业联动、供给联动,推动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链条完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将总投资100亿元的储能项目落在此处,预计5月正式量产。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在盐城已有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与储能项目一墙之隔的天合光能大丰基地,2023年,开票销售达104亿元,其中出口销售占25%。在盐城布局储能项目,则是依托常州全球总部的光伏与储能技术研发平台,致力于在盐城建设规模领先的光伏与储能协同发展的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
电子信息产业“链主”企业——东山精密,致力于在精密制造及其延伸领域中进行探索和突破,成为全球LED封装、FPC柔板等行业领军企业,并向新能源汽车柔性线路板转型,发力5G、IC载板、车载线路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益佳通12GW动力电池一期项目从开工到第一块电池下线,仅用9个月时间。”江苏益佳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玉胜表示。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二期项目以及PACK产线正在加快建设中,还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益佳通新能源研究院,引进高端人才,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天合储能、阿特斯新能源、耀宁动力电池、蜂巢动力电池、东山精密、富乐华半导体……越来越多长三角企业与盐城实现“双向奔赴”。截至去年底,600多家上海企业落户盐城。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1237.88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个。
科创赋能碳路未来“逐绿前行”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黄海之滨,一座座风机迎风转动,一排排光伏面板仰望蓝天,无限“风光”资源源源不断成为绿色电能。盐城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海上风电规模接近江苏一半、全国五分之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400万千瓦,总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规模均列江苏第一,绿色能源使用占比超过六成。
作为全省唯一的设区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3个低(零)碳园区和盐城经开区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积极推进“风光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一体化布局。
零碳社区、零碳长廊、零碳公园、零碳公交、零碳市政……射阳围绕打造“长三角首个全绿电零碳示范园区”目标定位,聚焦工业节能降碳、零碳能源供给、碳汇能力提升、能碳协同管理、应用场景布局这5个重点领域,推进“能源降碳、产业零碳、生态固碳”。目前,射阳港低(零)碳产业研究院已成功运营,实现绿电自供,获SGS碳中和认证,并且引入江苏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时代风电海上大功率装备研发中心、中车海上风电叶片研发中心、远景“能—碳”双控管理平台。
产业链科创链“双链”融合,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常州盐城工业园区目前在常州设立的“数字常盐科创飞地”,聚焦新能源产业和汽车产业,与常州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成为盐城吸纳人才、资本、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致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基地,瞄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氢能和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用技术,打造长三角新能源的创新高地。
潮起东方、扬帆致远。拥有开放城市气度格局与沿海城市蓬勃活力的盐城,正深度融入、倾情拥抱长三角,敞开双臂欢迎长三角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走进盐城、体验盐城、投资盐城,实现“美美与共、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