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优质“花芽子”将可全年繁育

近日,亳州中医药集团兴禾农业研发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组培白芍种苗移栽到田间。这意味着该公司历经四年研发与攻坚的组培白芍正式步入田间移栽重要阶段,也标志着我市在白芍种植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白芍药用价值高,是重要的中药材品种。亳州种植白芍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关于白芍种植的记载。经过长期的种植和选育,亳州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白芍品种,也成为全国白芍的主要产区之一,在中药材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我市,白芍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无性繁殖(如分株繁殖、芽头繁殖),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袭(音)芽子”。然而,这种传统的繁殖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性繁殖虽能保持品种的相对稳定性,但长期进行容易导致种性退化,影响白芍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无性繁殖的繁殖系数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亳州兴禾农业自四年前便着手开展白芍组培(组织培养)苗脱毒快繁研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克服了白芍组培生根难、炼苗存活率低等关键问题,成功建立了白芍脱毒快繁体系。

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凯告诉记者,组培白芍“快、优、稳”特性尽显。依托植物组织培养原理,种苗繁殖似按下“快进键”,短时间内便能呈几何倍数增长,相较传统繁种方式,大幅压缩繁殖周期,为规模化种植注入澎湃动力,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在种苗品质把控上,组培白芍同样表现卓越。以亳州道地优良白芍植株为母本“蓝本”,经组织培养孕育的种苗,完整承袭母本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品种纯正稳定,产量与质量双双跃上新台阶。

尤为亮眼的是,组培白芍打破季节“枷锁”,全年无休开展种苗培育生产,实现周年供应,生产效率直线飙升,为大规模种植种苗需求送上“及时雨”。

刘凯表示,下一步,亳州兴禾农业将继续深耕白芍种植技术创新,持续为白芍产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赋能,以科技之手,托举白芍这一中草药瑰宝闪耀世界,为人类健康福祉添砖加瓦。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市着力保障中药材种源品质,高水平建设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构建亳菊、白芍等中药材组培生产体系35种,年产第一代种苗1000多万株,在地扩繁能力2.5亿多株。(记者 赵琳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