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即将画上句点,春天正在催促繁花。
过去这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市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过去这一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肉牛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过去这一年,我市改革工作叫响全国,获评“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
过去这一年,我市十项暖民心工程提前完成,50项民生实事42项提前完成年度任务,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看2023,沉甸甸的收获,皆源于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亳州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2023年,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拼经济、促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开局就冲刺。2023年春节假期刚过,亳州即召开“新春第一会”,部署“一改两为”“双招双引”、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等工作,拉开了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的序幕。
202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周,市委书记杜延安率队赴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绍兴市和安徽省芜湖市,围绕现代中医药、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汽车装配等主导产业招商,达成一批重要合作意向。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率队赴合肥市开展“双招双引”活动,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2023年12月份,我市组织9个工作组,分赴合肥、杭州等7个城市的18所高校,开展“‘亳’揽英才 智汇药都”亳州市2023年秋季“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这是2023年我市第二次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在招才引智的同时,各工作组还在当地拜访企业,开展了招商引资活动。
从年头到年尾,“双招双引”从未停歇。一批批合作意向的达成,奠定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023年1—11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3个、计划总投资2554.3亿元。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98个、计划总投资1544.5亿元,分别增长73.2%、181.3%,项目平均投资5.2亿元,是上年的1.5倍。
围绕经济发展,我市奋勇争先,加强季度调度、开展季度赛马、实行季度“晒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年来的苦干实干,换来经济回升向好。2023年,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别居全省第6、2、4位,均居皖北六市第1位。2023年1—11月份,在省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8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8位,12项居前3位(其中4项第1位、7项第2位、1项第3位),有13项指标增速居皖北六市第1位。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获省三季度投资“赛马”激励,为皖北唯一市。
经济向好,发展向上。我市多项工作实现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印发《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皖北“两个加快”工作分别居皖北六市第1、1、2位。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秸秆变肉等工作,我市在全省重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改革工作叫响全国,我市连续6年获评全国年度改革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市。在中国改革2023年会上,我市获评“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连续5年在省对市全面深化改革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全省唯一市。2023年前三季度,我市扣除可再生能源后单位GDP能耗降幅扩大4.2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均居全省首位。
得益于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亳州花茶产业风生水起,正以势不可挡之势飘“香”长三角和五湖四海。我市养生花茶年销售额已超百亿元,连续4次获评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
亳州机场命名获批,成为全国民航运输机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直接以一级专名命名的机场。亳州机场预计2024年底实现通航运营,届时,亳州人民的“飞天梦”将变为现实。
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023年,我市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夯实了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加强政策支持和协调合作方面,各方将加强中医药领域的政策沟通和支持、科研、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药博会上,首次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发布《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蹄疾步稳,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70家落户亳州,预计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1856.5亿元、增长11.6%。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单位、为全省唯一市。中医药工作全省考评“八连冠”。亳州药博会首次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药膳研究会等“国字头”协会主办,规格更高,嘉宾如云。
在亳州高新区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绑钢筋、支模板,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进度。我市深度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获评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考核“优秀”等次。与沪苏浙地区开发园区签订合作协议24个,上海奉贤区在亳州成立东方美谷(亳州)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全市已获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家,2023年1—11月份,全市销往沪苏浙农产品318.1万吨、销售额300.2亿元。
白酒是亳州的一张亮丽名片,我市聚力建设华夏酒城,规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省白酒行业的56.3%,预计规上白酒企业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8%。
金灿灿的大豆,深红色的小麦,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我市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夏粮总产连续10年居全省第2位。大力实施“亳勃种业”计划,“皖垦麦22”小麦单产891.7公斤,再次刷新全省小麦单产纪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全省第一,两次获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工作专班专刊推广。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2023年7月8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在利辛县召开十万头肉牛养殖现场会,10家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企业集中开工,投资总额23.43亿元。我市聚力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印发《亳州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全省首场“秸秆变肉”肉牛养殖现场会、皖北部分市县“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和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工作交流会在我市召开。肉牛产业加快发展,今年肉牛存栏量可达30万头,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曹操运兵道、花戏楼、华佗百草园等景区,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围绕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我市连续7年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举办2023亳州康养旅游嘉年华系列文旅活动。2023年1—11月份,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335.5万人次,增长71.5%,是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114.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0.63亿元,增长80.6%,是2019年同期的118.8%。
创新力就是竞争力,我市高标准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2023年1—11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居全省第1位。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6家。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上年净增357家、居全省第5位。2个项目分别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打破了五年来没有二等奖的局面。
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往年要跑好几趟,今年一趟也不用跑了。”73岁的谯城区汤陵街道丰水源社区居民蒋玉昌说起“无感互认”改革的好处,笑得合不拢嘴。
蒋玉昌享受着养老金、失地生活保障金和退伍军人抚恤金等三项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往年,他需要到有关部门自证生存三次。随着“无感互认”改革的推进,包括蒋玉昌在内的全市130余万群众,只要大数据捕捉到其出行、就医等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一系列资格认证。
2023年上半年,我市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大数据平台,有效打破部门壁垒、连通“信息孤岛”,首创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汇集26个部门、50个数据来源渠道,共计3836.98万条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群众出行、就医、养老院入住等信息,便可捕捉到其生活轨迹信息,对其待遇领取资格进行精准确认。
“无感互认”改革不仅实现了资格认证“无感”,而且实现了22项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领取资格“互认”。目前,我市96.44万人(次)通过“无感互认”平台信息比对到轨迹数据,其中直接应用资格认证的人数达68.69万人(次)。
民生福祉不只在改革领域。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
在谯城区十八里镇十八里社区老年助餐点,十几位老人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等待着午饭的到来。“年纪大了,在家做饭很不方便,在这里吃饭既方便美味,又人多热闹。”杨秀兰老人深有感触地说。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聚焦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吃饭难”问题,通过科学布点、加大投入、有效监管,着力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味美、价廉的助餐服务,让老年人吃得“暖胃”更“暖心”。
十八里镇十八里社区老年助餐点是今年新开设的,该助餐点有专门的取餐员,配备了空调、电视、消毒柜、留样柜、微波炉、饮水机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们这个助餐点虽然不具备做饭条件,但距镇政府食堂相对较近,因此,可以就近到镇政府食堂取餐,然后再供老人就餐。”该助餐点负责人祝立影说。据十八里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吴梦迪介绍,目前,十八里镇15个村(社区)老年助餐点已实现全覆盖。
2023年,全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新建城市老年助餐点40个,完成率100%。随着全市老年食堂(助餐点)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城乡老年人享受到了用餐便利。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就业促进行动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12个,完成率100%,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放心家政行动培训家政服务人员4.66万人次,完成率104.08%;新增家政服务人员8570人,完成率105.8%;安心托幼行动新增托位4100个,完成率102.5%;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9817个,完成率175.39%……
2023年,全市10项暖民心行动进展顺利,提前完成年度任务,50项民生实事中有42项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民生支出达307.2亿元,占总支出的84.7%。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2位,均居皖北六市第1位,是近十年来最好位次,这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站在新起点上,亳州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纲举目张做好各项工作,用苦干实干续写新时代荣光。(记者 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