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一块面包的“智造”密码

一块面包,从原料到成品,究竟要经历多少道工序?在江苏桃李面包有限公司(以下称“江苏桃李”),记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智造”是硬实力

走在江苏桃李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香。传送带上,面团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被分割、滚圆、发酵,随后进入隧道式烤炉。把一批面包的生产用时平均到一袋400克的吐司切片上,便表现出让人惊叹的“一秒出炉”。

透过玻璃窗望去,生产车间人影罕见。原料投放、和面、发酵、烘焙、冷却、包装……一道道工序通过智能机械臂、传感器、自动包装机等设备协同运作完成,宛如一场现代工业的“烘焙交响乐”。在这里,传统面包生产焕发出科技感十足的“新质生产力”。

“我们称这条产线为‘两吨线’,从头到尾仅需8人操作,每小时产量可以达到两吨,相当于4000袋500克装面包。”江苏桃李生产部主任张子超告诉记者,自2021年3月投产以来,企业以智能制造为引擎,整个厂房共部署了18条主生产线,其中包括6条这样的高端自动化生产线。

“一条线投资3千多万元,成本不小,但效率和品质提升是实打实的。”张子超说,和面时,面粉和水的用量精确到克;发酵中,后台精准计时;烘烤后,冷却与切片无缝衔接。得益于强大的兼容性,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3个系列十几种产品。

“新鲜”是核心竞争力

“好面包,要松软,保质期要短。”这是记者在江苏桃李看到、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桃李面包对“好面包”的重要定义。作为短保面包领域的销量冠军,桃李面包以“短保”定义品质——大部分产品保质期5至7天,这对生产和物流提出了极高要求。

“新鲜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凌晨出炉的面包,最快当天早上就能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桃李面包质量管理部主任吕张帝介绍,企业提出了“每日新鲜送达”的配送目标。镇江生产的面包,当天或次日就可抵达江苏、安徽地区的永辉、大润发、711等商超和便利店,确保消费者拿到手的面包始终新鲜。

“食品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在十万级洁净度的生产车间,工人“全副武装”:口罩、手套、防尘服层层包裹,每一批次面粉都需扫码溯源。吕张帝介绍,企业通过FSSC 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关键环节洁净度不逊于医药标准。

“从面粉到成品,每一步都有数据记录。消费者吃到的每一片面包,我们都能说出它的‘前世今生’。”吕张帝说,正是这种严苛标准,让桃李面包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选择。

“创新”是关键驱动力

市场瞬息万变,江苏桃李以创新应变。今年前三个月,企业推出11款新品。小包装配餐面包瞄准学校和企业,三明治、饭团则迎合年轻人快节奏生活。“总部研发,工厂验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张子超说,这种快速迭代让产品总能精准捕捉消费者心声。

数字最能说明成绩。投产4年来,江苏桃李面包产量和产值稳步攀升:日均消耗约70吨面粉,产值170万元左右,2024年总产值突破5.2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公司正加快推进自动化升级并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计划回收烘烤余热、探索光伏和储能技术等,以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大,更是做强。”张子超透露,江苏桃李已为未来扩张预留了二期、三期扩建用地。未来几年,企业将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持续发力,推出更多健康、美味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从麦子到面包,江苏桃李正用科技赋能传统烘焙业,以智能制造撬动市场,以品质保障消费者信赖。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一块面包可以承载更多可能。(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栾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