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春节期间,合肥边检站警务人员全天候在岗在位,及时发布通关提示和指引,落实便民通关举措,通过加强中外旅客分流引导,设置240小时过境免签、特殊旅客手续办理区域,开通“绿色通道”&...
今年春节,安徽文旅部门围绕“文旅惠民促消费 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开展1000余场重点活动。文旅大餐助推消费,让安徽的年味更加浓郁。...
2025合肥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近日启幕,逍遥津公园万灯启明,喜迎蛇年。记者 徐旻昊 实习生 方紫菱 摄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各相关领域财政资金频现“提前下达”,以一种更迫切和直观的方式体现着“更加积极”的政策取向。...
2024年安徽制造业多项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全省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坚实有力。
“真的太便利了,接收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无需办理登记手续,从开户到资金入账仅2个小时左右就全部办理完毕,可以更快地将资金投入到实际运营中去,大大提高了投资效率。”近日,...
近年来,蚌埠市发挥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沿着“一个科研院所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驻蚌高校共建一个产业园区”的思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让金融“活水”持续流入科创“良田”。...
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古老的民俗似熠熠星辰,镶嵌于岁月长河,散发着迷人光芒。
每年出台“30条”,推出靶向性支持政策,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已经成为安徽省近年来的一项惯例。到今年,已经坚持到第14个年头。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立足企业需求“对症下药”,提升...
老少皆能上手,大众乐此不疲,扎鱼灯、嬉鱼灯,歙县古村落迎新春时闪亮的三盏灯,个中历史渊源和时代魅力何在?
来安徽,过一个“皖美”中国年!江淮大地面向五湖四海的游客发出诚意满满的邀请!
RCEP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了贸易增长,原产地累积规则也使得企业更倾向于从区域内采购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在区域内灵活布局产业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滁州市在推进高频事项“无证明”办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政府查证”代替“群众自证”。
安徽近几年提出了打造“皖美办电”服务品牌,以此为牵引,持续提升企业获得用电的体验,最大限度减时间、降成本、优服务,助推重大项目快接电、早送电、用好电。在这一基础上,又探索...
安徽出好米,水稻占安徽粮食产量约四成比重,但仍缺乏知名且被广泛认可的高端大米品牌。
2024年,安徽汽车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300万辆,达357万辆,同比增长43.3%。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山大川孕育灵气,文物遗存实证文明,名家辈出延续根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造化之美与人文之盛相得益彰。...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改革所需,也是发展大势。《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时明确提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安徽省两会期间,宣城代表团的代表们紧扣“...
近年来,铜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抓国家级试点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不但有效破解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困,也...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1月2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公布了这一重磅数据。...
2024年,全省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21.31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达831.55万户、同比增长3.73%。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1月2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公布了这一重磅数据。...
安徽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成色几何?数字最有发言权。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粮食产量836.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量168.4万辆位居全国第二……翻开今年《政府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