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即时资讯
从“马路市场”到“服装之都”—常熟服装城30年转型发展
发布日期:2015-05-13 14:07:21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张淇

        创建于1985年的常熟服装城,是全国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场之一,通过近30年的“四步跨越”,已从最初的“马路市场”发展成为国际化的服装服饰专业市场。常熟服装城的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产业转型的丰硕成果,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缩影。而今,这里拥有繁荣兴旺的市场、鳞次栉比的商厦、人头攒动的商贾,漫步其中,浓郁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门,为常熟经济注入了生机活力。“三十而立看商城”,有许多成功做法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服装强市培育、产城融合发展带来许多有益启示,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常熟服装城推进转型升级的现实之效,树立起“商品市场”发展新标杆

  翻开常熟服装城的成长创业史,俨然一部常熟城市的改革发展史。从马路市场的诞生,到“以商兴市”战略的实施,再到推进“四个优化”和“五大转变”,常熟服装城成功迈出“四大步”,正成为宜商宜游宜居的国际服装名城。第一步是从大棚市场到店铺市场,80年代初期,服装城经历了起步阶段,通过改变驱赶关闭的老路,推行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等“四个允许”政策,服装城市场有了固定场所和空间,到1992年形成了4个营业区6000多个门店;第二步是从单一服装到综合商贸,自1993年开始多元化投入,先后建造了10多家商务写字楼,形成了纺织品、布匹、羊毛衫、五金、鞋业、床上用品等众多专业市场;第三步是从传统批发市场到现代化商贸大厦集群,2003年,常熟市委、市政府把构筑“大市场优势”作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调整管理体制,整合集体资产,实施就地改造,三年累计投入70多亿元,建成60多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全国最大的“鞋业中心”、市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时装中心”、“男装中心”等一批综合商务大夏,市场经营面积由10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280多万平方米;第四步是从专业市场到国际化市场,2010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常熟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商兴市”战略,突出“四个优化”和“五个转变”,加快国际化市场建设步伐,形成了实体市场与新兴市场“双轮驱动”、线上贸易与线下资源“融合互补”的局面。今年5月,中国常熟男装指数首发试运行,常熟男装指数将成为全国男装产业的“风向标”,素有“衣被天下”美誉的常熟服装城将更加耀眼夺目。

  “四步跨越”支撑起“服装城”30年发展历程,树立了现代商品市场发展的新标杆,演绎了“办一个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地百姓”的财富传奇。一是市场效益持续增强。服装城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市场营业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店铺从400个摊位发展到3万多个,拥有35个专业大市场,商铺出租率达99%。2013年,市场成交额1150.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亿,货物运输量66.6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长8.3倍、6.3倍和62.3倍。同时,服装城是连接服装加工制造和市场销售的重要纽带,在推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常熟一大批服装企业的发展,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全市有20多万人从事服装生产,形成了“家家生产、户户经营、人人动手、个个赚钱”的局面。依托服装城,一大批个体经营户完成原始积累后纷纷兴办实业,实现了从小店铺到大企业的飞跃。二是品牌效应持续放大。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无数默默无闻的服装生产作坊(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目前商城内拥有200多只省级以上知名商标、5000多个知名品牌,总代理、总经销和专卖店达1000多家。先后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男装中心、中国女装中心、中国童装中心、中国鞋业中心”等称号,入选中国休闲服饰特色商业街区、江苏省正版正货示范街区、中国旅游职业装营销基地、中国重点示范特色商圈、4A国家级购物旅游景区、全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市场商圈。三是资源整合成效明显。通过推进市场资源整合,创新资产运营模式,实现了集团资产保值增值。截止目前,服装城集团公司先后公开组织100多次门店拍租,累计形成收入近30亿元。天虹服装城、旅游购物中心、时尚演艺中心、男装交易设计中心相继建成投运,基本建成了电子商务、指数发布、设计交易、面料展示、贸易服务等五大平台。目前全区域注册登记企业1227家,注册资金55.95亿元,2013年上缴国地两税5.13亿元,现有入驻企业绝大部分属于服装贸易、电子商务、创意设计、物流配送和金融保险投资等五大类,有力带动了“楼宇经济”的发展。四是辐射带动效应强劲。服装城繁荣发展有力促进了购物旅游业的蓬勃发展。2013年,服装城购物旅游区共接待游客445.4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接待团队游客1659批次共计7.4万人次,同比增长96.7%,其中,演艺中心接待观演游客2.3万人次,为服装城集聚人气发挥了积极作用。服装城还直接带动了市场周边房地产业、现代物流、金融投资、信息服务、服装会展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房东经济”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仅服装城周围新建、青莲、湖泾3个村的村民出租房屋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每年的房租收入颇为可观,最高的年租金达80万元,如今绝大多数房东的资产已超过百万,甚至成为千万的“房东老板”。与此同时还促进了服装城与南部新城、莫城管理区的融合发展,初步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常熟服装城推进转型升级的探索之路,提升了“以商兴市”战略新内涵

  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风云的变幻、周边市场的竞争、电子商务的兴起,服装城在规划建设、功能平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日益显现,先发优势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服装城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自我超越,创新举措,提升内涵,通过优化规划、优化思路、优化体制、优化平台,初步实现了由批发为主向批零并重的转变,由低档为主向高中低结合的转变,由内贸为主向内外贸结合的转变,由实体为主向实体和虚拟结合的转变,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合的转变,商城的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

  1、从领跑国内市场到探索国际市场,实现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一体化。实现由买卖全国货向买卖全球货转变,是促进传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服装城坚持规划引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内外贸发展的布局定位,全力打造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专业流通市场贸易便利体系,在“世界服装中心”设立国际贸易商务办公区,在各大专业市场内增设外贸导购标识,引进商务、海关、国检、工商、国税等相关职能部门入驻,每周进行集中办公,为经营户在外贸货物监管、查验和快速通关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务。同时,着手引进外贸公司、货代公司及第三方咨询服务公司等入驻,提供物流、国际贸易、涉外翻译、交通出行等服务。计划每年投入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吸引外贸公司注册、商户外贸积极性提升,扶持重点商户境外参展等,加强与广交会、义博会等重要平台的对接协作。服装城直接对接的国际性商品集聚市场达到10多个,商城商品已辐射到152个国家和地区。2011-2013年年度进出口额分别为0.16亿美元、0.78亿美元、0.75亿美元;2011-2013年年度自营出口额分别为14.46亿美元、14.78亿美元、16.87亿美元;2011-2013年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户数量分别为6864家、8061家、9233家,分别占商户总量的40.86%、42.51%、44.09%。目前,商城市场功能已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展示交易逐步向全球发布信息、推介新品、发现形成价格、产品研发设计、物流配送、品牌会展、中介服务、商业融资、进出口贸易、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等多功能集成方向发展,逐渐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等经营模式与完美环境相配套的更加人性化的综合性商城。

  2、从传统买卖模式到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资源融合化。发展电子商务是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所在。服装城从2004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搭建平台、敷设网络;2009年底,同阿里巴巴合作共建常熟服装城电子商务专用平台,服装城电子商务建设逐步走上轨道;2012年底,集聚了电子商务网商、软件商和运营服务商的“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投运,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电子商务应用试点项目。今年,又规划筹建公共服务类线上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首期投资2000万元;规划筹建基于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倾力打造“网上服装城”。目前,服装城3万多家的入驻商户中开通电商比例达60%,初步形成了实物展示与虚拟展示、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现场交易与网上交易相结合的网下有形市场与网上无形市场相互交融、互促发展的新型商品市场。2013年服装城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亿元,带动线下交易额增长近百亿。

  3、从低档商品集聚到中高档商品荟萃,实现市场运营与商品销售品牌化。服装城是在地摊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时经营的商品比较低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也随之增大,服装城因势利导,转变经营理念,从无牌经营逐步走向借牌经营、创牌经营和品牌专营,着力打造服装商城、专业市场和职业经理人三大品牌。一是打造诚信商城品牌。服装城注重规划先行,近10年来,先后投入100多亿元,新建了200多万平方米的专业市场和配套设施,形成了服装为主、全面发展的格局。市场硬件设施的全面提升,推动了市场的“品牌化”进程,所有新建市场均实行品牌准入制度,提升了市场的品位档次。自2007年以来,先后有6家市场被冠以国字称号,区域内半数以上市场均通过了ISO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特别是2009年以来,服装城在辖区全面开展创建诚信市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市场环境、经营氛围以及商户的素质、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诚信示范市场”。二是打造专业市场品牌。大力引进管理规范、实力雄厚、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影响力大的供应商、采购商、服务商,重点打造男装、女装和童装三大专业市场。今年5月启动“江南国际时装周”系列品牌活动,举办第六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打造全国唯一的以“休闲”为主题的时装周。目前,中国男装中心入驻商户3000多家,其中知名品牌700多个;天虹服装城入驻商户1000多家,女装品牌达3000多个;中国童装中心拥有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十大婴儿童装品牌,100多个省级以上童装品牌。三是打造职业经理人品牌。针对高素质职业经理人短缺的矛盾,服装城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扎实开展职业经理资质评价培训工作,搭建职业经理人成长平台,开展“品牌职业经理人”评选和奖励活动,组建“成长型服装品牌信息数据库”,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国际化市场发展要求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助推商城不断做大做强。

  4、从市场改造升级到优化功能平台,实现产城融合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服装城坚持提升市场功能与提升商城功能并举、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并举,着力在空间优化、资源整合、布局调整、市场改造、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努力打造国际化服装名城。一是优化商城功能平台。修编服装城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统筹开发市场空间和地下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专业市场资源、教育文化资源、商城公共服务等资源整合,重点打造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男装指数发布平台、贸易服务平台、设计交易平台、面料展示中心等五大功能平台,引进会展机构专业策划执行服装服饰博览会,构建“5+1”的公共服务集成平台。二是加大社会治理创新。针对长期存在的交通组织不畅、环境脏杂差、城市管理不到位等老大难问题,服装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调整优化内设机构综合管理职能,率先整合辖区内公安、城管、交警、城巡、交通等资源,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城管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市场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设立人民法院服装城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商户提供专业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并新成立常熟融通资产管理公司,采取有偿收购、公开拍租的形式,先后解决158只商铺质押贷款出险问题,涉及贷款金额1.1亿元,处置不良贷款 3533万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三是推进市场功能综合化。围绕打造宜商宜游宜居国际商城目标,服装城加快市场功能综合化和多元化发展,全面实现商城立面整饰、三线入地、道路黑色化和桥梁放平;逐步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完成了汽车站、停车楼、物流园区、学校新建等项目,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达8.3亿多元,较大地改善了商城区域的交通、道路、环境、停车问题。整合原有的世服商场、演艺中心、游客中心和展览中心,实施“四位一体”管理,去年5月世服商场和演艺中心相继投用,世服商场已入驻商家81户,成为综合性购物旅游休闲中心。演艺中心推出的“摩登天堂”成为吸引游客的又一亮点。同时,服装城加快推进与虞山镇莫城管理区、高新区南部新城的无缝对接,与虞山镇等4家单位合作建设的“电商园区”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征地规划工作,项目总投资达9.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与商城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