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吃在徽州
徽州小吃 在徽州才能吃到
发布日期:2013-09-29 11:14:16 来源:长三角城市网 本站编辑:负暄

  在兰州拉面,凉拌粉皮,油炸串子进驻大小城镇的排挡以后,地方特色就越来越少了,以至于人们忘情饕餮的时候,把它们的产地给忘了。

  徽州小吃却不同,有的风味小吃必须要在徽州才能吃到。

  徽州毛豆腐,严格地说应当算是一道徽菜吧,那是将新鲜豆腐进行人工发酵,让它长出一层白色的菌丝。豆腐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种氨基酸,所以,吃起来有一种别致的鲜美。传说,朱远璋一次兵败徽州,几天没有饭吃,饥肠辘辘,随从找到了老百姓逃难时藏在草中的几块长了毛的豆腐,于是在炭火上烤熟了给朱元璋吃,不料朱元璋吃后却告诉随从,待胜利后,一定要制作毛豆腐,犒劳三军。

  1938年,陈毅随新四军军部进驻歙县岩寺时,就对街旁的小担子的毛豆腐十分赞赏,这时候,毛豆腐成了一道小吃了。

  我在屯溪老街吃过街边小担子的毛豆腐,那一块块方寸大小的毛豆腐,在小平底锅煎至两面黄后,加调味品烧一会,吃的时候再佐以辣椒酱,那味道鲜醇爽口,别具滋味。

  凡到过徽州的人,都会在烧饼炉前买带些霉干菜饼子回去。那霉干菜饼子虽没见到什么典故说起它,可名气却不小的。霉干菜加上五花肉丁做饼子的陷,那霉干菜在五花肉的作用下,将强悍的咸变成了温柔的咸了。一口咬下去,五花肉不腻,霉干菜更鲜。

  那年我带大儿子到徽州去,回来时买了几袋霉干菜饼子,没想到下火车时,匆忙之中忘在了火车上。上班后告诉同事。同事说,什么?忘在火车上了,多可惜呵,你就是把行李包忘了,也不能把霉干菜饼子忘了。

  徽州人包粽子是在春节而不是端午,那是因为春节期间天气寒冷,粽子不易变坏。腊月底,徽州人家,家家户户都在包徽州裹粽,然后用竹编"猫叹气"挂在灶屋的梁上,一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徽州裹粽是枕头型,两道线,四个角,陷也是种类繁多。有徽州人家的巧妇,用草木灰滤水拌糯米包粽子,因碱性重,所以粽子特别粘。多年前,我在徽州的时候,一个早晨从医院里下大夜班回宿舍,一个同学从烤火篮的碳灰里取出了一个排骨裹粽递给我,那粽子的叶上便结了一层薄薄糯米锅巴。箬叶香,糯米香,排骨香都在那锅巴上了。

  徽州人端午节吃什么还真没有在意,只记得在一个小镇人家的八仙桌上见到过这样的情景。八仙桌的中间放了四个碟子,一碟绿豆糕,一碟糖醋蒜头,一碟子豆豉,一碟子葛粉原子。四边放了四双筷子,还有四杯香味袅袅的酽茶。那天是端午,这家人男主人连襟四人将到这家来过节,桌上的四碟点心这时应当算是茶点了,还有就是那不能醉人人自醉的香茶。我走的时候,他家的连襟还没到,四个男人就点心喝茶的情形,就在我的想象中了。

  历史上,徽州馃的制作技术曾由徽商带到扬州,让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品尝后表示称赞。明清时期徽州人家男人出门,那包袱里装的干粮多是徽州馃。徽州馃的制作极为复杂,不管哪种形式的馃,都有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加上肥肉切成丁熬至半油状做成,最后放在平底锅里炕的时候,再用一块黟县青的圆石头慢慢地压,那压的过程常使外地人看得入神,竟然不急着品尝了。

  传统的徽州小吃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徽菜后面的更加大众化的食品了,除了可以吃,它还溶入了徽州的风情,特产,民俗和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必有一方风味。可徽州的小吃,像一位小家碧玉,有根基有底蕴,耐看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