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徽州故事
金农与徽州人的交谊
发布日期:2013-08-28 11:42:10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负暄

  金农与徽州人的交谊

  毛 颖

  金农(1687-1763), 清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士等,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少受业于何焯。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好游历,客扬州鬻诗文、卖书画最久。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漆书”。亦能篆刻,得秦、汉法。50岁后始作画,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格调拙厚淳朴,被目为当时画坛高品。工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

  金农弟子当中最负盛名者是罗聘。罗聘(1733~1799),字遁夫,徽州呈坎人。亦为“扬州八怪”之一。以家近天都、莲花,因自号曰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学行渊雅,工诗善画。居江苏甘泉(今扬州),自题所居为“朱草诗林”。从金农游,所学益精。已而遍走楚、越、齐、豫、燕、赵之地,三至都下,结交皆当代巨公。多写佛像,庄严清净。画人物、山水、花卉、梅竹无不精妙。所绘《冬心先生蕉荫午睡图》、《药根和尚像》、《丁敬像》,有“描来影欲飞”之美誉。尤著名者,为《鬼趣图》。袁枚、姚鼐、钱大昕、翁方纲、蒋士铨、张问陶等为之题咏。著《香叶草堂诗存》。妻方婉仪(号白莲居士)、长子允绍(字介人)、次子允缵(字练堂,号小峰)、女芳淑皆能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蒋宝龄《墨林今话》云:“两峰山人,学问淹雅,工诗善画。少时值马嶰谷兄弟开设坛坫,海内文士,半在淮扬。山人执贽从金寿门游,所学益精。已而遍走楚、越、齐、豫、燕、赵之地。三至都下,所主皆当代钜公。野服萧然,跌宕诗酒。或醉后作画,尤觉神来。山人夙耽禅悦,尝梦入招提曰花之寺,仿佛前身即其中主僧,遂自号花之寺僧。精修白业,多写佛像,庄严清净,宛然面壁宗风。年六十余,在都贫不能归。时宾谷先生转运扬州,寄资俾其子迎归。未一载,卒。”

  马嶰谷即马曰琯,字秋玉,一字嶰谷,祁门人。其弟马曰璐,字佩兮,一字半槎。马氏兄弟侨居扬州,经营盐业,为徽商巨富,人称“扬州二马”。马氏兄弟不仅富可敌国,而且好义慷慨,惜才礼贤,雅爱文艺,庋藏极丰。雍正年间,在扬州筑小玲珑山馆,广结四方名士。“扬州八怪”当中的很多人物都是他们的座上客。蒋宝龄谓罗聘“少时值马嶰谷兄弟开设坛坫,海内文士,半在淮扬。山人执贽从金寿门游,所学益精”云云,不仅点明了罗聘师从金农的历史事实,也透露出马氏兄弟主盟扬州“文化沙龙”的盛况!

  众所周知,扬州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万商辐凑,百业云集,何等繁华;而支撑甚至主宰这种繁华的正是徽州人。徽人贾而好儒,处之以学,行之以商,以至“官、贾、儒”三位一体,称雄明清商界二三百年,影响可谓深远。所以过去曾经有一种说法,把十七、十八世纪的扬州比作“徽州的殖民地”。此论即使不太恰当,也算比较形象,至少说明两者的地缘关系曾经极为密切。当此之时,扬州从达官显宦到巨商大贾,从学界泰斗到市井平民,徽州人占了很大比例。在这种背景下,金农的人际交往必然与徽州有着深切的不解之缘。著名学者、思想家戴震客居扬州时亦住在马家,想必与金农有过言面之缘。值得一提的还有,郑板桥中进士之前到焦山避债读书,正是马氏慧眼识珠,慷慨解囊予以资助,才使其免于困厄,安度难关,并开始了生平第一次壮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板桥之为板桥,马氏居功甚伟。仍以“扬州八怪”为例,其代表人物有两位即汪士慎和罗聘均属徽州人(如按学界通行的“扬州八怪”共有十五个代表人物的说法,还可以加上休宁人李 )。不言而喻,在金农的生活圈子中,官长、富商、士民、艺友,还有其鬻书卖画的主顾,很多都打上了徽州的烙印。

  金农和岩寺人方辅交谊颇深。据民国《歙县志》记载,方辅,字君任,号密庵,岩镇人。工书,入颜平原之室而参以苏、米。尝游汉皋,作“大别山”三字,方九尺有余,沉着飞翥。见者愿为摩崖。既以字赢于石,请书小者。辅笑而不言。既而曰:“有此字不患无此石也!”鲍桂星视楚学时,为镌于山趾。与金农极相得。著《隶八分辨》,谓今之汉隶,乃秦王次仲所作之八分书。至程邈所作之隶书乃楷书。欧阳公《集古录》始误以八分为隶。厉鹗为作序。又作《集大成解》、《茹古斋稿》。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二十七《金冬心与方密庵书》:“金冬心在扬州时,与方密庵往还甚密。余近见冬心与密庵手书数通。……一云:‘午后肩舆恭诣送行,阍人辞以公出,未获良晤。画扇四把,付闾人。徽州麻酥糖并蜜枣,是珂里方物,秋冬间大驾倘来,乞带数斤,以慰老馋,当作笔墨奉答也。’”

  按“珂里”亦作“鸣珂里”,语出《新唐书·张嘉贞传》:“嘉祜,嘉贞弟,有干略,方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珂为马勒上的装饰品。鸣珂里,谓高官贵人车马出入喧闹之地。后誉他人的乡里为“珂里”、“珂乡”本此。

  金农此信的大意是说,午后我乘轿特地上门为您送行,看门的人说您出去了,失去和您见面的好机会。给您画了四把扇子,交给门房了。徽州麻酥糖和蜜枣,是您老家特产。秋冬时节您来的话,请带几斤让我解解馋。我会用诗文书画答谢您的。

  — — 类似这样的书信,原书录有五通。字里行间,虽日常细屑,亦一寓深情!有意思的是,今日徽州仍然习见的麻酥糖和蜜枣这样的土产,早在二三百年前的扬州就很出名,竟惹得一代书画大师殷殷嘱托。这到底是文化的影响,还是情感的魅力,着实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