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媒体聚焦
[今日高淳]蒋山村的文化觉醒:文化能当饭吃!
发布日期:2015-10-09 17:37:40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csy

  乘坐游艇从南京市高淳区老街码头出发,20多分钟便能抵达固城湖对岸的蒋山村何家港码头。这是高淳为发展大旅游而刻意开辟的一条水上通道。通道之下,沉睡着一座千年古城。明朝洪武年间,为保下游富庶的太湖地区免遭洪灾,朝廷下令在胥河上建起石闸,致使固城湖水位猛增,淹没了高淳古城。如今,沉没于水下的古城“一字街”,依然是高淳民间传说中的“四宝”之一。

  一路绿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游艇刚靠上何家港码头,便与另一个丰富的历史空间对接上了。蒋山村党支部书记何腊保坚信,文化比风景有更强大的吸引力,能吸引更多游客。很多村民也相信“文化能当饭吃”,他们正在悄悄积蓄力量。

  悠然见蒋山

  蒋山行政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其中3个在山下,即何家村、吴家村和李家村;4个在山上,分别是汪家垄、马家垄、明家垄和蒋家垄,村民们习惯统称其为“山上组”。久在山下3个村转悠,记者决定到“山上组”看看,无意中仿佛瞥见了一个世外桃源。

  虽说是山村,“山上组”也只比“山下组”高出十几米。一条平缓的水泥路,蜿蜒进入一片绿树和竹林环绕的马家垄。顾名思义,聚居在此的多姓马,他们沿着山坡陆续盖房定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

  “他们的祖辈,是太平天国时期迁徙过来的。山上组比山下组成村时间晚多了。”随行的何庚荣说。近两年,这位村里的小学教师多在山下几个自然村收集历史文化素材,山上组没怎么来过。

  干净、安静、美丽,这是记者步入马家垄的第一印象。入村第一户门前是块水泥地,看不见鸡鸭欢腾的痕迹,一边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几盆鲜花。隔条路便是菜园,篱笆墙外是一棵棵间隔有序的醉蝶花和百日草,菜园里种着一垄垄辣椒、茄子、青菜、豇豆、西红柿。菜园里还有一个小水塘,几朵莲花含苞待放。“好有情调!”记者心里暗赞,便想与菜园的主人聊聊。

  农家的门大开着,客厅里没有人。“有人在家吗?”何庚荣探头问了声。过了一会,一位30多岁的村妇从楼上下来,微笑着看我们。

  “菜园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打理的,我每天就是给花浇浇水,主要任务是带孩子。”她叫李小凯,除了拥有令人羡慕的菜园,她家周围还有很多果树。目光所及,便有枇杷树、苹果树、桃树等。问及有多少棵果树?她腼腆地说:“真没数过。”

  李小凯是河南人,12年前到高淳采茶时认识了丈夫汪建国。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丈夫跟亲戚到外地打工去了,李小凯负责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父母原来不同意这桩婚事,但他人好,我不图他什么钱财,只要对我好就行。”李小凯大方地笑着说,“现在吃喝不愁,老公把家里照顾得很好,孩子也大了,我父母只能认了这桩婚事。”

  转到屋后,才发现李小凯家还有好多果树,几十只鸡、鸭、鹅,统一被渔网围在一片树林中优哉游哉。好客的她从树上摘下几个黄桃,洗干净后塞到我们手上。“挺甜的,尝尝吧。”

  一路走来,各家都是门不闭户,都有鲜花、菜园、果树,一色的利落、安静、美丽。走到汪家垄的李其福家,69岁的他正乐呵呵地和老伴在屋檐下看燕子喂食。“房子盖了十几年了,今年第一次有燕子来垒窝,好兆头啊。”

  “你们家有多少果树?”李其福觉得记者问得奇怪,因为村民们大多不知道自家有多少果树。水果也不是用来卖的,除了自己吃,就是送亲戚。李其福只知道自家茶园大概400平方米,每年仅茶叶就能卖5000多元。这茶园,就在他家屋后。“20多年了,我的茶园从来不打农药。养的鸡多,在茶园里吃虫、添肥。”李其福的一儿两女都已成家立业,平时就老两口在家。他平时喜欢喝点白酒,但不多,每天二两。

  再走,又见竹林,密密麻麻的竹林,以及掩映在竹林、果树、茶园中的民居和悠闲淳朴的村民。山下有悠远的历史,山上有淳朴的民风,这样的小山村,对游客来说,怎能没有吸引力?

  两个山村的隔空对话

  蒋山村东北方向30多公里处,有一个同样美妙的大山村(原为独立的行政村,现归属高淳区桠溪镇蓝溪社区)。它目前的“气场”,要远远强于蒋山村,因为其位于中国第一个“慢城”的中心位置。

  “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的八大公约之一,也是成为国际慢城的重要条件。高淳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生态,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别具韵味。

  在2010年11月苏格兰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高淳桠溪“生态之旅”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由此,桠溪“生态之旅”成为我国第一个“慢城”,大山村便是镶嵌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6年前,在朋友的陪同下,记者第一次走进美丽的大山村。记得朋友当时说:“这里的人非常淳朴,听到汽车过来,会主动让到路边,微笑着目送汽车远去。”看似玩笑,但记者的确见到了多位村民主动让车且微笑的场景。淳朴之感,就如初进蒋山村。

  6年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整个慢城地区,景色已更加精致——村姑进了城,学会了城里人的打扮,但依然不失淳朴。每到周末,厌倦了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便来到这里放松心情、品尝农家美食。大山村,依然那么美。

  芮建峰家在大山村东头第一家。在政府的鼓励下,2010年10月,他率先在村里开了家“建峰农家乐”。当时大山村名声还不响,来的客人并不多。国际慢城的牌子授予之后,芮建峰的农家乐再也没愁过生意。近日记者再次造访“建峰农家乐”,得知他刚陪南京来的七八位画家出去采风找灵感去了。

  几年不见,“建峰农家乐”已两次扩建——原本只是两层住宅楼,2011年下半年另建一栋三层楼房,300多平方米,12间客房;2014年,又盖一栋两层楼房,一楼餐饮,二楼会议室。

  “经常会有一些公司组团过来,他们既要吃饭住宿,还要召开会议,所以会议室是少不了的。”芮建峰的爱人朱桃英说。问及收入,朱桃英笑着说:“每年20万,纯的。”

  如今,只有203户的大山村,就有48家农家乐、16家客栈以及12家专门销售农副产品的商店。大多数村民,因为大山村的美景和慢城的名声,发家致富。

  “景色入眼,美味入嘴,但只有文化才能入心,才能真正留得住人。”对于大山村的优势,何腊保并不嫉妒,他对蒋山村更有信心,“我们同样有美景,也会有美味,但我们更要靠蒋山的文化资源吸引人。”

  “没法比,没得比,我们只能想办法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蓝溪社区支部书记张波承认蒋山村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存。他告诉记者,蓝溪正在建设一个慢城小镇,里面将全面展示慢城文化,还有各种高淳民俗文化展示、艺术创作基地等,以此来弥补文化的短腿。

  村民都是“明白人”

  打造蒋山的特色文化,能否将当地村民发动起来,进而形成“文化富民、民富护文”的互动局面?记者请何庚荣帮忙召开一场小型座谈会,邀上七八位20~50岁的村民一块儿聊聊。听他们一席话,记者发现,村民都是“明白人”。

  44岁的陶花,马家垄人。“村里环境变好了,心情也好。”快人快语的陶花说,她今年种了六七十棵香椿树,等渔村开业了,就可以卖香椿。“都是山上挖的,没花一分钱。”陶花悄悄“积攒”香椿树之举,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都赞叹她“下手快”。

  27岁的何华中,何家村人。“打算开个农家乐或者农产品销售中心。”何华中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他们家位于去何家港码头的必经之路。去年国庆期间,如织的游人让他心痒痒的。“游客一多,那些不值钱的小螃蟹,栓根细绳就能卖一块钱。卖水果、点心的,生意好得很。”开农家乐势在必行,何华中对此信心满满。

  44岁的何英凯,也是何家村人。“以前别人养蟹,我卖螃蟹饲料,去年我承包了8亩大棚,开始搞种植。”见别人一愣,何英凯有点吞吞吐吐,一再强调,“这是我的商业机密,暂时不能讲。”在其他村民期盼的目光中,他又忍不住说了出来,“来玩的人多了,他们肯定喜欢体验农耕文化,可以让他们采摘葡萄、草莓,到塘里挖藕……”

  45岁的李时兵,李家村人。李时兵养了12亩螃蟹,每年也有6万多元收入,但他现在更想办个农家乐。“要不你就开个韩国烧烤吧。”其他村民起哄,“你家离双女坟近,崔致远的后人每年都来祭拜,来的韩国人多。”李时兵傻傻地笑了笑:“我看村里的发展,跟着大家走。”

  37岁的甘月香,是从安徽嫁到何家村的,她目前考虑开间客栈。甘月香发现,去年国庆旅游高峰,很多游客在蒋山转个半天就走了。因为村里的娱乐场所少,更因为“蒋山人还不会讲故事”。“蒋山的故事很多,但我们讲不出来,或者说讲不精彩。”甘月香说。

  甘月香的话引起了共鸣。何庚荣顿时觉得自己的压力大了。因为蒋山的故事,还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人去挖掘、整理,更要普及。

  话已至此,记者不再担心村民们是否有准备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盛宴”。在蒋山这两年的改造中,村民自身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以前我们可能会随便摔垃圾,现在不会了,大部分村民的素质都提升了。”何华中说得大伙连连点头。

  散会时,陶花突然强调:“我们现在还得把普通话练好。”欢笑声中,众人各自归家。落日余晖,蒋山村笼罩在一片醉人的晚霞之中。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