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媒体聚焦
[南京日报] 南京宁高园:共建园区的创新探索
发布日期:2015-10-10 14:49:00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
\

  错位竞争,在创新驱动背景下精准定位

  创新探索一

  【发展困惑】

  传统园区的发展模式是资源和要素驱动,成功的园区尤其是高科技园区,基本都有三大硬件支撑:极佳的城市区位、突出的要素集聚、压倒性的产业发展导向和工业化导向。

  从以上角度审视,宁高园位于南京远郊区,一无核心区位,二无科教资源优势,在全市乃至苏南的园区中起步最晚、规模不大、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都决定了宁高园无法走传统园区发展模式的老路。

  园区初建,宁高人就不得不直面第一个发展困惑:20平方公里的“白纸”之上,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宏伟蓝图如何绘就?

  【探索路径】

  传统园区借资源和要素驱动,往往能够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背景、竞争形势的转变,以基础设施先行、招商引资推动、GDP导向为特征的传统增长也已失去机会。作为一家新的高科技园区,宁高园必须闯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园区的发展路径。

  和其他园区相比,宁高园硬件条件相对欠缺,但生态环境优越,如果找到精准定位,完全可以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宁高园的功能定位明确为四区三定位:“四区”——集中展示现代化成果的标志区、提速转型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三定位——高科技成果承接载体、高科技企业集聚中心、高科技人才创业基地。

  在此背景下,宁高人经过苦苦思索,最终达成共识:站在新型增长的角度,宁高园具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文明、创新的发展动力等优势。这些条件意味着宁高园其实并没有错过苏南的现代化进程。相反,它恰恰站在了苏南转型的交叉口,站在了新型增长的起点,对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参与应该有全新的诠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高园决定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经验,先后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美国卡尔斯巴德、德国巴伐利亚等地深入考察,决定结合自身特定区位和文化背景,将发展目标定位于打造中国田园科技城,提出将科技、生态、生活相融合的战略目标,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科技之城、生产生活低碳环保的生态之城、配套设施齐备和高标准的品质之城,使园区成为引领高淳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园区定位逐渐清晰,产业方向迅速确立。宁高人深度利用高淳生态资源禀赋,精准切入环保节能产业,迅速集聚多家节能环保行业龙头企业。中惠地热5次考察外地园区,但最终决定落户宁高园,其董事长尹会涞说:“宁高园生态优越、产业定位清晰,是我们布局长三角、落子江苏的首选园区。”

  随着江南环保、中惠地热等一批节能环保先锋企业快速入驻,宁高园顺利启航,用废旧厂房再利用打造的全市第一个环保节能展示馆仅用时40天即建成开放,陆续创成“江苏省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江苏省节能环保设备先进制造业基地”、“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示范园”等多块省市产业品牌,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科技生态园区崭新崛起……

\

  先行先试,破解共建园区五大难题

  创新探索二

  【发展困惑】

  宁高园由江宁、高淳、建邺、秦淮区和南京市紫金投资集团共建,其中江宁区占股31%,为最大股东。共建园区作为园区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国内较为普遍。江苏的共建园区主要表现为南北共建,主要依托苏南苏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即苏南转出产业,苏北承接产业转移。江苏目前广泛采用这一模式推动产业转移,截至目前共批准建设37个共建园区。

  在业内人士看来,共建园区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在各地共建的园区中,为数不少的园区发展迟缓、效益不高,主要受制于五大共性难题:共建园区被简单解读为临时援助机构;被片面定位为招商局;人员构成复杂、融合难度大;共建各方协调关系难;先发经验在当地落地难、融合难。

  【探索路径】

  宁高园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两大职能:为市区拓展发展空间,推进高淳开发园区提档升级。瞄准两大目标,宁高园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成功破解共建园区面临的共性困惑。

  “如果将共建园区定位为临时性机构,以任职期限为规划期限,那么园区的发展战略势必短视,也就难以发挥辐射带动、助力当地经济长远发展的作用,”高淳区委常委、宁高园管委会主任杨永清说。

  为此,宁高园高起点规划,绘就长远发展路线图,创新采用“3+2”规划联合工作营模式编制园区规划,邀请日本野村综研咨询有限公司、美国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英国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3个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和深圳蕾奥规划设计团队,共同组建规划联合工作营,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最终形成了宁高园一园、一谷、一带的总体规划布局。

  在招商过程中,宁高园着眼于做全局管理的CEO,而非仅仅是地区发展的“招商局”。《宁高园招大引强行动计划》应运而生,宁高人根据产业定位,编制了产业规划、招商目录、招商指南,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名录中,精准选择招商目标。始终坚持项目引建高层次,绝不为追求一时的经济成效和招商成绩而盲目降低准入门槛。

  在目前宁高园签约的37个项目中,平均单体投资规模达到2.3亿元,为后续优势产业、优质资源进入预留了空间。

  为了促进队伍融合、磨合,宁高园以考核督查为动力,制订了《履行岗位职责问责暂行办法》,将干部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年度考核挂钩,实行竞争上岗,实现人随岗走、定岗定责、定岗定酬。为协调各方关系,宁高园还积极探索各方有效合作机制,建立了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互访、协商会办,沟通落实共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研究处置共建章程中未尽的重要事宜。

  3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园区发展成就已斐然——3年来,宁高园实现了与高淳的深度融合,逐步成为高淳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重要引擎;与共建各方深度融合,成为市区输出方科创项目产业化的重要落地点;与南京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南京总体产业优化布局和产业链拉长增粗的全新战略空间。

  宁高园破解共建园区共性难题的创新探索,吸引了诸多兄弟园区前来取经——近3年来,南京共建园区一年一度的现场交流会均在宁高园举行;苏北多个共建园区负责人主动联系宁高园,前来深入考察、学习。

  三赴中关村, 经营园区理念在宁高园落地生根

  创新探索三

  【发展困惑】

  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目前,中关村已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在中关村,前往考察、学习的产业园区、创新园区如过江之鲫,大家都希望近距离考察中关村、学习中关村。作为一家新的高科技园区,宁高园究竟向中关村学什么?

  【探索路径】

  在宁高园,宁高LOFT和宁高研发总部中心两大众创载体主体已经完工,目前已进入火热的内装阶段。虽然两大载体还未全面竣工,但10多个入驻项目却早早敲定。原来,今年7月8日,宁高园已与中关村漫游世纪(北京)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将宁高LOFT和宁高研发总部中心整体托管,并将园区招商引智工作整体打包。

  杨永清说,这是宁高园贯彻落实市委部署、学习中关村经营园区理念的创新举措之一。3年来,宁高人三赴北京学习中关村经营园区理念,摒弃“先建载体、再引企业”的传统模式,而是坚持载体建设和项目引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同时进行,企业集聚、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三步并一步完成,大大缩短产业链、创业链落地时间。

  3年来,宁高园通过项目、产业带动,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市“321”人才4名。

  此前,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中强调,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新南京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3年来,宁高园除了深度学习中关村经营园区理念外,还充分借鉴其在体制机制创新、资金及资本运作、招商引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参照中关村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招商,实现企业、产业、人才快速集聚。

  经验可以拿来,学以致用还需二次创新。宁高园在学习、消化中关村经验后,又突出围绕领导力、智力、财力和执行力“四力”建设,着力构建“3+3”开放性运营模式,打造适应未来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由分管领导兼任组长的招商引智、财政融资、规划建设“三大行动组”,形成以东南大学专家团队为产业招商支撑、以市紫金投资集团为融资支撑、以深圳蕾奥公司为规划建设支撑的“三大智囊团队”,以全新视角、全新手段、全新理念共同推进园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取得新实效。

  统计显示,3年来,宁高园累计完成公共财政收入52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家,完成到位外资5300万美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年来,宁高人以“睿智创新、负重致远”的宁高精神,锐意进取,逐步驰入重点项目加速集聚、载体空间加速拓展、发展能级加速提升的快车道,并向打造中国田园科技城的目标快速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