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闻动态
2015南京青年文化周非遗展示日活动在高淳举行
发布日期:2015-09-28 14:59:07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csy

打印 字号:

  非遗项目大师依古礼收徒

  昨日正值中秋佳节,2015南京青年文化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日暨“一起来传承”南京六大民俗节庆系列活动之“中秋月圆”,在桠溪国际慢城内的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生态园成功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联主席徐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企鹏,区长沈剑荣,共同为8位世界、中国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揭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与体育部部长亚历山大·西斯克里克代表联合国发声呼吁,希望青年朋友都能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区领导陈春花、韦世斌出席活动。

  此次活动由南京青年文化周组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区政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传承非遗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活动当天,一场“非遗文化与当代生活”主题高层论坛成最大看点。

  徐宁在致辞中说,南京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传承和保护好这些遗产,是所有文化工作者的共同担当,需要社会各界一起来传承。各位专家学者嘉宾都有着从事保护工作组织管理和学术研究的丰富经验,是非遗文化保护应当请教的对象和寻求支持的力量。期待本次论坛能产生对保护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来指导全市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实践。

  沈剑荣介绍了高淳区域文化特色和非遗传承保护情况。目前,我区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4项,省级以上传承人5人,是全国文化先进区、省历史文化名城。为切实“活态、活化、活动”好非遗文化,我区正在构建全面有效的传承模式、建设文产融合的利用体系、打造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

  来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以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知名非遗专家,围绕如何理性看待非遗文化、如何促进非遗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等方面积极献言建策,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目前中国的非遗文化保护可以说是喜忧参半,这样的论坛有助于汲取各方灵感共同保护非遗文化。”对于此次活动效果,罗杨表示看好。他告诉《今日高淳》,2003年联合国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我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遗文化保护机制,现在共有1372项国家级项目、1986名传承人、100个生产性保护基地以及18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但做到这样还远不够,不少非遗文化正在消失,面对如此情景,需要更多类似的教育普及展览,让非遗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在我国,“拜师”是学习传统技艺的头等大事,很多传统项目都讲究拜师学艺,比如戏曲、书画、工艺等。活动当天,云锦、剪纸、灯彩、古琴、折扇、中医推拿、雕版印刷和古籍修复等多个项目的传承人依古礼收徒并成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非遗魅力,这些手艺传承的确很艰难,希望可以多举办类似的活动,把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介绍给大家,让我们能多去了解、参与、传承它们。”当见证珍贵的非遗项目后继有人,市民王先生激动地说。

  在现场举办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上,展示了北京景泰蓝、漆器、江西景德镇陶瓷、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等一大批工艺美术精品,它们出自全国范围内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和参与国礼设计的青年设计师之手,这些大师的平均年龄均在40岁以下。

  与此同时,非遗项目传承人携徒弟带来了“非遗传承 你我同行”展演,金陵竹刻、仿古木雕、南京泥塑、金银细工、脸谱……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非遗项目究竟技巧在哪里?普通的竹片、木材、粘土又是如何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被点成金的?现场,好奇的市民把大师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探其中究竟,平易近人的大师们甚至手把手教起了市民。

  同期举办的《非遗传承人纪实摄影展》则从摄影家的视角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及创作过程。市民在观展的同时了解到,传统文化的薪火是如何在一代代传承人手中维系,从而流传久远、发扬光大。

  当天,主办方还选择了打月饼、猜灯谜、击鼓夹币等有代表性的中秋习俗项目,与现场观众开展体验互动,立体地呈现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巴西桑巴、非洲手鼓、夏威夷草裙舞、乌克兰民歌和俄罗斯民歌等世界风情歌舞,现场举办的“五洲同乐”歌舞秀让不少市民直呼“过瘾”,中秋佳节遇上青年文化周,这个团圆节过得不一般!(陈鹏飞)(来源:《今日高淳》)